找到 5326 件文物
粉彩仕女像
仕女像以白釉为基底,釉面莹润柔和,无刺眼光泽,为粉彩装饰提供了温润的 “画布”。粉彩颜料的运用是其核心特色:工匠在颜料中加入 “玻璃白”(含砷的透明釉料),使色彩呈现粉润柔和的质感,且能通过 “洗染” 技法实现明暗过渡 —— 如仕女面部以淡粉打底,颧骨处略施深粉晕染,表现肌肤的立体感;眼睑用浅褐...
粉彩花卉盘
为敞口,浅弧腹,圈足,整体造型规整大方,盘形常见圆形,尺寸中等,口径一般在 15-20 厘米之间,高度约 3-5 厘米,足径约 8-12 厘米,适合日常陈设或盛放食物。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薄坚致,修胎规整,圈足打磨光滑,部分盘底可见细密的旋纹,体现了康熙时期制瓷的严谨工艺。
龙泉窑刻莲花纹蔗段洗
整体呈 “蔗段” 形,即器身短粗似截断的甘蔗,口沿微外撇,腹部略鼓,平底或浅圈足,造型敦实稳重,线条简洁明快。尺寸通常中等,口径约 15-20 厘米,高度 5-8 厘米,适合作为文房洗笔、盛水之用,或作为案头陈设。
龙泉窑粉青胆瓶
通常为小盘口,筒形长颈,溜肩,圆腹,圈足,整体形若垂胆,曲线柔和优美。其尺寸一般不大,高度在 13.5 厘米到 16.5 厘米之间,口径约 6-7 厘米,足径为 5-6 厘米,最大腹径在 8.5 厘米左右。 胎质:胎色多为灰白,质地细腻坚硬,胎体轻薄却坚实,为多层施釉和烧制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剔红凤纹托盏
通体采用 “剔红” 技法(属雕漆工艺),以天然漆(大漆)为原料,在木胎上反复髹涂红漆,每层漆晾干后再涂下一层,累计髹漆可达百层以上(厚约 0.5-1 厘米),待漆层坚硬后以刀刻纹饰。永乐时期剔红以 “磨工圆润、藏锋不露” 为核心特征,刀法精密流畅,线条圆润饱满,不见锋利棱角,漆色纯正厚重(呈深沉...
褐漆素面莲瓣盘
盘体可能呈圆形,口沿外撇,边缘模仿莲花花瓣的形状,花瓣棱角分明或较为圆润,通常为五瓣、六瓣或更多,从口沿向盘底逐渐收敛,形成浅腹的形态。盘底一般较为平坦,部分可能有圈足,圈足低矮,足墙较薄,足底露胎,胎质可能为木质或其他材质。
钧窑天青釉钵
金元钧窑天青釉钵整体造型古朴厚重,多呈敛口、圆腹、圈足的基本形制,部分器物口沿微外撇,腹部线条圆润饱满,从口沿至底部自然过渡,给人以沉稳端庄之感。器形大小不一,常见口径在 10-20 厘米之间,高约 8-15 厘米,圈足低矮且稍外撇,足墙较厚,足底多露胎,部分因烧制时的垫烧工艺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或...
剔红龙纹盘
尺寸:6 1/2英寸(16.5厘米)工匠雕刻技艺精湛,刀法利落有致,虽有藏锋,仍见锋棱之美。龙纹等图案的线条流畅,细节处理到位,如龙的须发、鳞片等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盘心通常以红漆雕刻龙纹,龙的形态多样,有双龙捧宝盆、双龙戏珠、双龙拱寿等图案。如绿地剔红双龙纹圣寿万年盘,盘内随形开光,以墨绿色为地...
粉彩莲花纹荷叶形盘
类盘子通常模仿荷叶的自然形态制作,盘面呈不规则的荷叶形状,边缘自然卷曲,叶面起伏有致,仿佛是一片刚刚从荷塘中采摘下来的鲜活荷叶。如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乾隆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高 3.8 厘米,长 12.7 厘米,宽 10.5 厘米,其叶面翻卷自然,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极具真实感
松石绿釉碗
直径 3 5/8英寸(9.2厘米)碗身施松石绿釉,色泽温润柔和,恰似春日里初绽的新芽,又若深山间幽潭的碧波,自带一种清新雅逸的气质。它不似翠绿般浓烈,也不若豆绿般浅淡,将 “雅” 字融入釉色。釉面莹润光洁,似有一层薄纱轻覆,在光线流转间,泛出细腻光泽,尽显官窑制瓷的超凡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