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绿釉朝天耳兽足香炉图
高6 5/8英寸(16.8厘米); 宽4 3/8英寸(11.1厘米)腹径略大于口径,呈 “上收中鼓下承” 的经典礼器形态。器身主体为圆形,口沿外撇呈浅盘状,便于承接香灰;腹部圆鼓饱满,线条流畅圆润,既符合明代器物 “敦厚庄重” 的审美取向,又能容纳足量香具;底部以三兽足支撑,三足间距均匀,确保器...
甲骨碎片
公元前13至11世纪 文化骨 尺寸:5.4 x 3.8厘米(2 1/8 x 1 1/2英寸)主要为龟腹甲,间或用龟背甲,兽骨则多为牛肩胛骨骨碎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边缘多不规则,是甲骨在长期埋藏过程中受挤压、风化等因素影响,以及出土时因人为或自然原因破碎所致。其表面通常有经过整治的痕迹,如刮削、...
钧窑大罐
通体施月白釉或天蓝釉,釉层肥厚呈乳浊状,釉面莹润如玉,白中泛青灰窑变效果:以自然流淌的玫瑰紫、茄皮紫色斑最具特色,紫红斑与蓝釉交融渐变,形成"云霞蒸蔚"的视觉奇观釉面常伴"蚯蚓走泥纹"(细长弯曲的开片)及垂釉痕H.11 1/4英寸(28.6厘米); 迪安 12 1/2英寸(31.8厘米)
哥釉青花花卉纹罐
通体施灰青或米黄色釉,釉面密布“鱼子纹”开片,开片纹路细碎如鱼卵,边缘常泛褐黑色“铁线”,呈现宋代哥窑“金丝铁线”的仿古效果 高8 5/8英寸(21.9厘米); 宽6 3/4英寸(17.1厘米)
青花博古纹茶壶
清康熙青花博古纹茶壶是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代表之作,融合了精湛工艺与深厚文化内涵,其特征可从材质、纹饰、工艺及象征意义等维度解析釉下漆成蓝色的“软膏”型瓷器。 尺寸:带盖高度:2 9/16英寸(6.5厘米)
粉彩仕女图盘
1英寸(2.5厘米);迪安 8英寸(20.3厘米)清乾隆粉彩仕女图盘是清代宫廷瓷器中的精品,以粉彩工艺描绘仕女生活场景,融合了精细画工与雅致审美,体现了乾隆时期瓷器艺术的高峰其造型通常为浅腹圆盘,胎体轻薄细腻,釉面莹润光滑,盘口或盘边常饰以缠枝花卉、回纹或莲瓣等吉祥图案,增强装饰性与层次感。
藏族头盔
高6 3/8英寸(16.2厘米); W.8 1/4英寸(21厘米); D.8 7/8英寸(22.5厘米); Wt。2磅1.7盎司 (955.4克)清代藏族头盔融合了军事防护、宗教象征与等级标识功能,在材质、形制及装饰上具有鲜明特征多为铁质或钢制,表面常鎏金、雕刻纹饰,部分镶嵌绿松石、珊瑚等 盔...
盘口双龙柄瓶
瓶身为盘口、单颈设计,双腹相连,连接处两侧各缀一个环形系;肩部塑有两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姿态生动如汲取琼浆玉液,体现隋代工匠对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巧妙融合 陶器 尺寸:H.24 1/4英寸(61.6厘米0).
丝织地毯
以毛、丝、棉及金银线为原料,制作栽绒毯、缂毛毯、绣花毯等类型,其中金线地或丝绒质地彰显皇室尊贵例如宁夏毯常用木红、姜黄等传统天然染料染色纹样融合文化元素,如佛教符号(西藏毯)、龙纹(甘肃毯)及吉祥图案;北京地毯按清宫“如意馆”画稿设计,常见海水江牙纹、二龙戏珠或《玉堂富贵》主题,象征权力、祥...
四方铜香炉
清代四方铜香炉作为宫廷或文人书房的重要陈设品,造型端庄规整,呈四方体结构,重量可达数公斤,体现清代铜器制作的严谨与尊贵气质 其表面常饰有饕餮纹、龙纹等传统纹样,雕刻精细入微,线条流畅有力,纹饰主题多取自古代神话或儒家象征,彰显权力与祥瑞寓意 炉体以精铜为材质,经多年使用形成自然包浆,色泽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