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3224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石器
非法交易

宝庆寺塔,是八大古寺之一,寺初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塔始建于唐文宗时期,明清屡经重修,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塔为六角七层,高23米,一层檐下有龙凤雕饰,三、四、六层砖龛内嵌有北朝和隋唐石造像,二层每面镶有武则天长安三年白石造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
玉器
民间流失

又名玉兽玦,红山等地发现的玉器。玉猪龙的背部均有一两个对钻的圆孔,似可作饰物系绳佩挂。据出土时成对位于死者胸前的情况看,用作佩饰的可能性极大。但高度达15厘米以上的大型玉猪龙,就其重量来说已不适合佩带。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玉猪龙不仅仅是一种饰物,而应是一种神器,一种红山先民所崇拜的代表其祖先神灵的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东汉玉龙璧

东汉
玉器
民间流失

这件汉代龙虎璧,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展示了古代玉雕工艺的精湛技艺。汉代时期,玉璧上常常雕刻有龙、凤、螭等神兽,这种“出廓璧”的设计风格非常流行。这件玉璧以青白玉质雕刻而成,出廓部分装饰有透雕的卷云龙虎纹,璧的两侧则布满了谷纹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错绿松石铜内戈

铜器
民间流失

玉援部分为青黄色,形状扁平且薄,呈圭形。其上有一个明显的脊锋,前端为尖锐的三角形,两侧带有刃,平直且对称。援的末端有一个圆孔,用于嵌入青铜内。 青铜内部分则有两个阑,阑后有木柲痕迹,两面都装饰有兽面纹和鸟纹,并且镶嵌有绿松石片。铜内的造型精致,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显示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战国玉舞人佩

战国
玉器
非法盗掘

战国玉舞人佩,又名金村玉舞人佩 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郭沫若先生考证出于洛阳金村。全长约42厘米, 战国金链舞女士玉佩,以金链贯穿玉质舞女及璜、管、冲牙等组成佩饰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代宝庆寺如来三尊佛龛

砖石雕刻
民间流失

这尊佛龛由石灰岩制成,整体高度为107.3厘米,宽幅65.7厘米,纵深13.0厘米。古塔上面镶嵌着六块精美的唐代造像,全部出自唐长安光宅寺七宝台。光宅寺大约兴盛于唐武则天时期,唐以后破败,明代时将三十余块唐代造像收集于宝庆寺大殿内壁及佛塔上。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杨贵妃上马图

南宋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杨贵妃上马图》是元代画家钱选创作的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1] 《杨贵妃上马图》描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准备出游的情景,玄宗骑马在前,回头望着贵妃,贵妃在两侍女协助下正往马鞍上爬,娇态毕现。 [1] 《杨贵妃上马图》中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各不相同,...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狩猎人物图

纸质品
民间流失

画面尺寸为纵39厘米(横宽未明确记录于现存文献),采用俯瞰式构图,以远望视角表现人群活动,山峦勾勒沿用李思训笔意,人物仅作为场景点缀 [1]。作品题材聚焦狩猎场景,但未采用具体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表现对象,而是通过群体活动展现元代特有的绘画审美取向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落花游鱼图

北宋
纸质品
民间流失

图绘群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弋、追逐、觅食,水草随波晃动,折枝花卉伸于水面下,浮萍点点。画法全以渲染,而不见勾勒之笔,游鱼全为穿条,间作一虾点缀其间,更滋生趣。鱼尾画得轻灵姿媚,一片动势,令人应接不暇。全图画水,不着一笔,而以荇藻随波,群鱼追逐,翻藻依蒲,春水融融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孔子圣迹图

纸质品
民间流失

《孔子圣迹图》主要取材《史记·孔子世家》,亦兼采《孔子家语》、《论语》和《孟子》等,因事绘图,缘图配文,图文并茂反映孔子一生行迹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