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清乾隆洋彩镂空花卉纹双夔凤耳转心瓶

瓷器
民间流失

此瓶以釉上彩绘瓷器为材质(属景德镇瓷器),采用洋彩、刻花装饰及镀金工艺,高 29.8 厘米,直径 19.1 厘米,口沿直径 8.6 厘米,足部直径 10.8 厘米。瓶身装饰镂空花卉纹,设有双夔凤耳,为转心瓶造型(可转动的内层与外层形成巧妙呼应),兼具陈设装饰功能与精湛工艺的观赏性,体现了乾隆时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黑漆描金彩纹章盒

漆器
民间流失

此盒以黑漆金彩为材质,高 20.6 厘米,宽 30.5 厘米,长 46.7 厘米。盒身带有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徽章纹饰,采用描金彩绘工艺装饰,推测原功能可能为茶箱(用于存放茶叶相关物品),兼具储物实用功能与精致的装饰性,体现了 18 世纪末中国漆器在工艺技法与定制设计上的特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乾隆满绣十一面观音唐卡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此唐卡以丝绸和金属线为刺绣材质,整体尺寸为 142.2×85.1 厘米。作品中心是十一面观音(慈悲菩萨的化身之一),其十一个头象征通往开悟之路的步伐,周围环绕一千只手臂,每只手掌中央各有一只眼睛,刺绣细节极为精致。背面有中文、满文、藏文和蒙古文题词,记录了创作背景,兼具宗教供奉功能与极高的艺术价...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光绪德化窑刻梅花诗文笔筒

瓷器
民间流失

此笔筒以白釉墨彩瓷器为材质(属德化瓷),高 14.9 厘米,直径 11.1 厘米。器身以墨彩绘制扭曲的梅枝生长于崎岖岩石间的景致,剩余空间题有一首诗(推测为作画艺术家所写),底部刻有六字款及题识:“金吉金写菖蒲,拳石曰石为嫁蒲。余谓既嫁蒲家郎,非梅不得也。余亦写菖蒲拳石,表缀梅华一枝。戊午胡公寿...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崇祯青花王庆渡江水浒人物故事图束腰笔筒

瓷器
民间流失

此笔筒以釉下青花瓷器为材质(属景德镇瓷器),高 23.5 厘米,直径 22.5 厘米,呈束腰造型。纹饰主题为 “王庆渡江”,描绘古典小说《水浒全传》中北宋末年起义领袖王庆渡江逃亡时被李俊擒获的场景,既具备放置毛笔的实用功能,又通过文学题材的青花绘制展现出文化内涵与艺术装饰性,体现了相关时期景德镇...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晚期剔红缠枝花卉纹漆盒

漆器
民间流失

此漆盒以雕花红漆为外盒材质,内盒为彩绘镀金材质,高 9.2 厘米,宽 22.9 厘米,深 14.6 厘米,为套装盒具。外盒雕刻缠枝花卉纹,内嵌多个较小的彩绘镀金盒子,用于存放珍贵物品,兼具分层储物的实用功能与内外工艺结合的装饰性,体现了清代晚期剔红工艺在套装器物设计上的特色与制作水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元黑漆锡扣十二棱腰圆盒

漆器
民间流失

此盒以黑漆为主要材质,配有锡镴饰边,高 10.2 厘米,长 28.6 厘米,呈十二棱腰圆形(设计灵感源于十二瓣花形,化为细长椭圆形)。带裂片边缘和锡制饰边是其典型特征,推测盒内可能配有托盘,用于放置化妆品、梳子、发夹等装饰品,兼具储物实用功能与独特的造型美感,体现了元代漆器在材质搭配与造型设计上...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早期雕漆剔红莲花纹盘

漆器
民间流失

此对雕漆盘以雕红漆为材质,采用剔红工艺制成,每个直径 15.2 厘米。盘上雕刻深而密的纹饰,分别展现牡丹和莲花的艺术组合,工艺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推测并非用于日常用餐,而是作为摆设或招待客人时盛放糖果等物品,兼具装饰与实用功能,体现了明代早期剔红工艺在纹饰刻画与制作技法上的精湛水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瓷茶碗 铭文马蝗绊

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该青瓷茶碗高9.6,口径15.4,高台直径4.5。此作品不仅身姿、釉色美丽,整体造型为六瓣花形茶碗,葵口设计,口沿呈六出花状,线条流畅自然,宛如盛开的花朵。弧腹,腹部线条圆润饱满,从口沿到底部逐渐收敛,给人一种优雅的曲线美。圈足规整,底部平整,与碗身比例协调,使得茶碗放置稳固。通身施青釉,釉色为...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雕漆剔红莲花纹盘

漆器
民间流失

此对雕漆盘以雕红漆为材质,采用剔红工艺制成,每个直径 15.2 厘米。盘上雕刻深而密的纹饰,分别展现牡丹和莲花的艺术组合,工艺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推测并非用于日常用餐,而是作为摆设或招待客人时盛放糖果等物品,兼具装饰与实用功能,体现了明代早期剔红工艺在纹饰刻画与制作技法上的精湛水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