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士女扑蝶图
画面尺寸为158.1x66.5厘米,材质是绢本设色,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14。 画面内容描绘了一位仕女在春日庭院中扑蝶的场景。仕女身着华服,姿态优雅,一手执扇,一手轻提裙裾,显得轻盈灵动15。背景中的花木、湖石和蝴蝶营造出春日的生机氛围
内人双陆图
《内人双陆图》是唐代画家周昉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作品描绘唐代贵族妇女对弈双陆棋的场景,画面中央两名盛装妇女对坐行棋,身旁有观棋者及侍仆,人物体态丰腴,服饰艳丽,设色浓丽,线条流畅,展现唐代仕女画典型风格 。 双陆棋起源于古印度,经曹植引入中国后盛行于隋唐贵族阶层,画面记录...
《春消息图》
元代书法艺术在继承宋、金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隶书作为复古书风的载体之一,在文人群体中逐渐复兴。 顾晏所书《跋邹复雷春消息图》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此跋附于元代道人邹复雷的墨梅图卷之后,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是研究元代隶书风格及文人艺术思想的重要实物资料。 邹复雷的...
清代鎏金佛塔
佛塔高约2米,铜胎鎏金,金光璀璨。塔身依藏传佛教形制,顶部饰日月元素,中部佛龛内释迦牟尼像线条流畅,底座雄狮托举,造型矫健。细节刻画入微,尽显皇家佛器的华贵大气,是清代宗教艺术与金属工艺的经典之作。
风雪杉松图
作品采用北宋李成画风,通过刚劲的笔法与蟹爪枝造型展现寒冬意境,画幅左侧有王庭筠题写的"绕院千千万万峰,满天风雪打杉松"诗句。该作于2014年5月17日至10月26日参加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宋代遗产"特展,成为研究金代山水画继承宋代技法的重要实物例证
中山出游图
《中山出游图》绘钟馗及小妹乘舆出游的情景,鬼卒们形状诡异,修短不齐,趋前走后,或抬轿肩壶,或挑行李、持包裹。钟馗环目虬须,回首视妹,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爱怜之态。小妹端坐舆中,与使女皆以墨代脂粉涂于脸颈,奇趣横生,令人哑然失笑
二羊图
《二羊图》,纵25.2厘米,横48.4厘米现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画幅左侧自题:“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子昂。”钤“赵氏子昂”、“松雪斋”二印。画心上方又有乾隆皇帝于1784年御题,曰:“子昂常画马,仲信却求羊。三百群辞富,一双性具良。通灵...
《洛神赋图》南宋摹本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的两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过景物有一繁一简之分。
西周青铜卣
西周青铜卣是制作于约3000年前西周早期的祭祀酒器,以立体雕饰工艺为突出特征。其器盖与器身四面铸有融合威严与灵动的神面纹饰,顶部立有象征力量的猫头鹰,提梁由双龙共尾构成,末端装饰组合异兽,圈足饰双身蛇纹,器身两侧延伸貘形装饰。据研究,主体神面可能代表西周信仰中的“天帝”,动物纹饰则象征下属神灵
掐丝珐琅象驮瓶
整器高约50厘米,以精铜为胎,表面施以珐琅釉料。大象呈站立姿态,长鼻自然下垂,象牙弯曲精致,四足稳健有力,周身以蓝色珐琅为地,饰有五彩缠枝莲纹,色彩明艳动人。象背上驮着宝瓶,瓶身同样布满细腻的掐丝珐琅图案,瓶颈与瓶身交接处有鎏金装饰,工艺繁复,精美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