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555 件文物
《妙法莲华经》 敦煌
本段经文出自《妙法莲华经·从地踊出品》(第十五品)及《安乐行品》,属大乘佛教重要经典《法华经》核心内容。该经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七卷本最为通行
彩绘兵马俑
陶俑高度多在48-68厘米(约为真人三分之一),包含步兵俑、骑兵俑、指挥俑、执旗俑等10类职能,生动反映汉代军事编制,此类陶俑为陪葬明器,战国至汉代盛行以陶俑替代人殉。赛努奇藏品的军事主题、骑兵独立布局等特征,符合汉初军队改革后的葬制演变。
玳瑁螺钿八角箱
玳瑁螺钿八角箱为日本正仓院藏唐代漆器珍品,通体以木胎为基,表面满贴玳瑁甲片,其上镶嵌厚度仅0.1毫米的夜光贝螺钿,拼缀出唐风花鸟纹饰。箱盖中心饰八瓣宝相花,花心嵌缅甸琥珀,下衬朱红色漆底;侧面以螺钿勾勒鸳鸯戏莲图,莲叶舒展,羽翼细节采用毛雕技法(线刻深0.2毫米),局部贴嵌青贝增强光泽。箱体直...
螺钿紫檀琵琶(四弦)
正仓院藏螺钿紫檀四弦琵琶(枫苏芳染螺钿槽琵琶)为盛唐宫廷乐器典范,全长约98厘米,梨形琴身由整块紫檀木雕凿而成。琴体通体施黑漆,琴颈呈直角曲项,背板以厚度仅0.6毫米的夜光贝、青贝镶嵌菱形花鸟螺钿纹,局部贴嵌玳瑁与琥珀增强光影层次。琴面设捍拨(拨弦护板),为皮质彩绘《胡人骑象奏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康有为(清末民初)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行书立轴,以水墨纸本为载体,纵132厘米、横32厘米。此作淋漓尽致展现其"康体"书法精髓:结字取法北碑《石门铭》的开张之势,中宫疏朗而四维外拓,字形如磐石般稳健又具放射感;运笔中侧锋并用,线条浑厚如铸铁,转折处见魏碑方峻之气,飞白处显金石斑驳之韵;章法上字...
金银鈿庄唐大刀
金银钿装唐大刀现存于日本奈良正仓院北仓38号,为唯一完整保存的盛唐贵族佩刀实物。该刀全长99.9厘米,刃长78.2厘米,采用“锋两刃造”(刀尖双刃)设计,刀身微曲,刀茎尾部开孔,重量约532克。刀柄以白色鲛鱼皮包裹,柄首与鞘身装饰金银平脱卷草纹,并镶嵌蓝琉璃、水晶及玉髓等宝石;刀鞘施黑漆,运...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该版本为线装本册子,下部写经文,上部根据经文手绘彩色变相图,共绘有75个画面情节,完整地表现了《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内容;即三十三现身、救诸苦难、满足众生所求、使众生脱离三毒等一一具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十世纪晚唐五代宋归义军时期作品。规格:10 x 18 cm书册:线装 水墨...
紫檀金鈿柄香炉
紫檀金钿柄香炉为唐代宫廷御用香具,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南仓,编号未公开。炉体由整块紫檀木雕琢而成,长39.5厘米,高7.6厘米,炉口径11厘米,边缘与底部包镶铜边以加固防损。炉面饰金铜镂空莲花纹,中央立一鎏金狮子雕像,侧面镶嵌黄金蝶鸟及四枝花卉纹饰,花芯嵌彩色水晶,局部采用“毛雕”线刻技法(深度...
牵牛花图
《牵牛花图》是一幅由中国近现代画家齐白石先生创作的写意国画。以水墨设色纸本为主,采用立轴或册页形式。立轴高度约100-150厘米,宽度30-50厘米;册页单幅约25-40厘米见方。画面以洋红绘碗状花朵,墨色渲染叶片,焦墨勾勒藤蔓,形成红黑对比的强烈视觉效果。画面疏密有致,充分体现"红花墨叶"的独...
绿地彩绘箱
绿地彩绘箱为奈良正仓院中仓155号藏品,长27.3厘米、宽16.7厘米、高10厘米,箱体表面以矿物颜料绘唐草、鸾鸟及蝴蝶纹饰,纹样线条纤细灵动,鸾鸟羽翼采用金泥勾边,体现盛唐花鸟画典型风格。箱盖与箱身以铜合页连接,底部榫卯结构裸露处可见“#”形校仓式木胎,木材接缝处残留唐代生漆加固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