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553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斋居坐雨图扇面

纸质品
民间流失

画面或含‌草堂、书案、古琴、赏雨文人‌等元素,呼应“半榻琴书砚作田”的书斋美学可能采用“雨淋墙头”式水墨交融(黄宾虹法)、或“米点皴”积墨法(如董其昌《溪山松涛图》),营造“乾坤清气满绢素”的意境‌。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常玉人体画

中华民国
纸质品
民间流失

常玉的作品有《站立的裸女》,1930年代,纸本铅笔;《女士写生》,1930年代,纸本水墨、铅笔。

赛努奇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谢稚柳《翠鸟红叶图》

中华民国
纸质品
民间流失

谢稚柳作品红叶翠鸟图。峦垭秋临树,流光散绿云。严霜浑可赏,红染一林春。壮暮翁稚柳。

赛努奇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代佛像

金器
民间流失

此座镀金立佛铜像是赛努奇留下的遗产之一,佛像底座正面印有宣德皇帝(1426-1435)年间的标识。佛像呈直立状,裙袍与袈裟重叠,褶皱层次鲜明,展现出健驮逻艺术的特征,造型奇特,古朴而庄严。

赛努奇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辽代发冠

西夏
金器
民间流失

通高 25.5 厘米、口径 20 厘米;两层结构:内层为圆筒形冠身,透雕八条金龙,龙身蜿蜒,间以火焰珠;外层饰四片可拆卸鎏金叶片,每片再透雕二龙戏珠,共 12 条金龙,龙首昂起,鳞甲细密;冠顶正中嵌玛瑙火焰珠,珠心刻太极纹;冠沿包金,錾刻缠枝忍冬纹;两侧各留铆孔,原配金簪已佚;整器鎏金厚而均匀,...

赛努奇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辽代鎏金覆面

金器
文物盗卖

椭圆形,高 21 厘米、宽 18.4 厘米;面具正面鎏金,五官模压凸出,双目微闭,眉骨、鼻梁、唇线均以细阴线刻划,神态安详;耳际及鬓侧各留两对穿孔,原用以穿银丝缚于死者脑后;背面残留织物纤维与朱砂痕迹,证明曾直接覆于墓主人面部。

赛努奇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田白(寿山石) 骆驼钮(周尚均刻)

石器
民间流失

这对印章以田白(寿山石中珍稀品种,质地温润细腻,色泽洁白如羊脂 )为材,呈规整长方体印身,线条简洁利落。驼钮造型生动,骆驼蹲坐姿态自然,驼峰、毛发等细节雕琢入微,毛发纹理流畅,尽显骆驼的憨态与神韵,利用田白石质的温润质感,将骆驼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田黄〔寿山石〕 龙凤纹浮雕(薄意)

石器
民间流失

这件藏品以田黄(寿山石中的名贵品种 )为材质,田黄石质地温润凝腻,色泽多呈金黄或褐黄等色,具有 “六德”(细、结、温、润、凝、腻 ) ,有 “石中之王” 的美誉。整体呈不规则块状,上窄下宽,线条自然流畅,展现出原石的天然之美。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傅抱石《程邃诗意图》

中华民国
纸质品
民间流失

尺寸 94.2 × 57.6 cm;远景以淡墨扫出空阔江天,中景危岩突兀,一高士醉卧扁舟,船篷半掩,人物仅以数笔点写,却神情萧散; 山石以破笔散锋皴擦,干湿并用,墨渖淋漓,呈现“抱石皴”典型肌理;左上角行书题“帝王轻过眼,宇宙是何乡。丁亥抱石写程邃诗意”,钤“抱石得心之作”朱文印

赛努奇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静嘉堂白玉舟

玉器
民间流失

以整块白玉精心雕琢而成。玉舟造型逼真,船体线条流畅自然,生动地呈现出小船的形态。船上有精细雕刻的人物,或劳作、或休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船身的门窗、篷顶等细节也处理得极为精致,窗格细密,篷顶纹理清晰,展现出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此外,玉舟底部搭配有深色木质底座,雕刻有山石、花卉等图案,与白玉舟相...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