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341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汉代青铜鼓

东汉
铜器
非法交易

形制:鼓面大于鼓胸,边缘下折成垂檐,鼓身分为胸、腰、足三段,腰足间以突棱分界。 纹饰:鼓面中心饰太阳纹,外围以圆点纹、回纹、叶纹及几何纹装饰。鼓身常见翔鹭纹、船纹、立牛纹等,寓意丰富。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什女折花图

纸质品
民间流失

图绘两仕女在庭院中折花嬉戏。花石俱见功力,人物衣纹,开脸与杜堇、唐寅相似。此画题款号:鹤宾山人,且其人物画独此一幅,或是另一蒋乾,俟考。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代十一面观音浮雕

砖石雕刻
民间流失

造型特征 十一面排列:主面为菩萨相,上方分三层排列小面,共十一面。例如,大海寺六臂十一面观音的发髻正面分上、中、下三层刻有8个小头像,最上部为高肉髻佛相面,中下部为菩萨相面,左右耳后分别刻1个凶相面和1个善相面。 多臂造型:六臂或四臂,手持法器如杨柳枝、净瓶、宝剑等,象征慈悲与智慧。 装饰...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瓷器
民间流失

壶体仿西藏金属僧帽造型,壶嘴与壶身以S形曲线相连。釉面呈现独特的"猪油白"质感,釉层气泡疏朗如"唾沫星"。经X光检测,胎土含铝量高达28%,釉料配方中引入草木灰,形成特殊乳浊效果。暗刻花纹需侧光45度方能显现,体现"隐而不露"的宫廷审美。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秦代陶嵌琉璃方格乳钉纹盖罐

陶器
非法交易

外观特征 造型:方格乳钉纹盖罐,盖与罐身以方格划分,乳钉纹点缀其间,整体造型规整,线条流畅。 装饰:罐身镶嵌琉璃珠,琉璃珠呈圆形或椭圆形,色彩鲜艳,与陶胎形成鲜明对比。部分琉璃珠可能采用“汉紫”颜料(紫色硅酸铜钡),为中国古时独有技术。 艺术价值 工艺创新:陶胎琉璃工艺的结合,体现了秦代...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乾隆剔红云龙纹宝座

象牙器
战争掠夺

清剔红龙纹宝座为乾隆时期皇家用品,‌长117厘米,宽90厘米,高122厘米‌。此宝座工艺精湛,龙纹繁复考究,花纹间隙露出黄色漆地,‌靠背上人物之后用绿色漆雕锦地,因此也称剔彩‌。宝座整体气息沉着,显露摩挲后的光泽,令人赏心悦目,原为南海子行宫之物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正德阿拉伯文瓷盘

瓷器
民间流失

盘心以波斯体阿拉伯文书写"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笔法流畅如书法。青花使用回青料,呈色蓝中泛紫,纹饰布局融合伊斯兰书法与中国缠枝纹。胎体轻薄透光,釉面呈现"鸭蛋青"色泽,圈足修胎工整,露胎处见火石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代《姨母育佛图壁画》

石器
民间流失

画面内容 中心人物:大爱道夫人怀抱幼年佛陀(悉达多太子),目光慈祥,左手持鲜桃,右手环护佛陀。 周边人物:佛陀同父异母兄弟难陀由侍女搀扶,依依不舍离开母亲;侍女们神态安详,环绕四周。 场景细节:床榻、帷幔、香炉等家具陈设繁复,融合波斯萨珊王朝祆教装饰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家具形制。 艺术...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雍正粉彩过墙桃纹盘

瓷器
民间流失

由粉彩玫瑰彩珐琅陶瓷制成的瓷器,生产日期 1723-1735外型尺寸 直径: 8.10英寸。雍正瓷器上桃子的画法,是从桃尖开始,用吸管吹釉,一层层吹,由薄到厚,慢慢渲染,慢慢过渡颜色,由红到粉,再到桃白,再到桃底淡淡的黄绿色,非常自然漂亮,吹釉特有的厚薄不均匀,反而使桃子看上去更加真实。由于制作...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康熙素三彩花果盘

瓷器
民间流失

盘心以黄彩绘荔枝果實,绿彩表现枝叶,紫彩勾勒轮廓。釉彩采用"暗刻填彩"工艺:先在素胎刻划纹饰,再低温二次烧彩。盘外壁暗刻双龙戏珠纹,需侧光方能显现,体现"彩在釉下"的独特工艺。胎釉结合处可见"火光未退"的原始状态。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