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玉圭

新石器时代
玉器
非法盗掘

整体造型:玉圭整体呈扁平长条形,一端略宽,另一端较窄,边缘较为规整。中部有一个圆形穿孔,便于穿绳系挂或与其他器物组合使用 。 材质与色泽:玉质呈现出淡绿色,质地较为细腻温润。表面有一些自然形成的纹理和色泽变化,可能是玉石本身的矿质分布差异,也可能是长期埋藏于地下受沁所致,增添了古朴之感...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 玉刀

新石器时代
玉器
文物盗卖

整体造型:玉刀呈长条形,整体造型规整,线条简洁流畅。刀身较为扁平,一端稍宽,一端略窄,带有几个圆形穿孔,可能用于穿绳系挂或者与其他物件组合使用。 材质与色泽:材质为玉,经过岁月的洗礼,呈现出深沉内敛的色泽,可能是灰黑色或深绿色调,表面有自然的光泽,质地细腻温润,体现出玉石特有的质感。 ...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谷纹玉璧 玉圭

新石器时代
玉器
非法盗掘

整体造型:玉璧呈圆形,中间有一个圆孔,符合传统玉璧 “肉倍好谓之璧”(“肉” 指玉璧的环形部分,“好” 指中间的孔 )的形制特点。整体造型规整,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 材质与色泽:玉质温润,主体呈现出米白色,局部有褐色的沁斑,这些沁斑是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受到周围环境中的矿物质...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玉钺

新石器时代
玉器
非法盗掘

整体造型:玉钺整体呈扁平状,近似长方形。器身较为宽大,边缘规整。一端可能为刃部,虽历经岁月,但仍能看出较为锋利的形态;另一端有穿孔,穿孔多为方形或圆形,可能用于穿绳绑缚木柄等,以便手持。 材质与色泽:玉质呈现出灰黑色或深绿色等色调,表面由于长期埋藏和受沁,有明显的风化层和斑驳痕迹,显得...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商代 玉璋

玉器
非法交易

整体造型:玉璋整体呈长条形,一端为刃部,刃部略呈弧形,另一端较窄。器身扁平,两侧边较为平直,下端有阑 (两侧的突出部分),阑上有穿孔,便于穿绳悬挂或与其他器物组合使用。 材质与色泽:玉质呈现出灰绿色调,可能因年代久远,受沁后表面有一些白色或灰色的斑痕,增添了古朴之感。玉质整体较为细腻,...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剔红人物鼻烟壶

漆器
民间流失

剔红是一种传统的漆器工艺,需在木胎或金属胎上层层涂漆,待干后再雕刻出图案。清代剔红人物鼻烟壶通常要髹数十至百余层厚漆,然后运用深浮雕、浅浮雕、镂雕等技法,雕刻出人物形象及相关场景,使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灰陶井

蜀汉
陶器
民间流失

要以灰陶为材质,中原地区的灰陶质地坚硬,一般呈青灰色,俗称蓝陶,这些灰陶烧制温度高,陶土淘洗干净细腻。形状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形等。常见的灰陶井由井身、井栏、井亭等部分组成,部分还带有滑轮。井身一般为长筒状,平底,口大于底;井栏多为 “井” 字形,周沿有立柱;井亭形式多样,有四阿顶、人字形坡...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铜狗雕件

铜器
民间流失

多还原狗的日常姿态,如 “蹲坐式”(前肢直立、后肢蜷缩,头部微抬,眼神温顺,常见于镇纸或案头摆件)高 3-8 厘米,长 5-12 厘米,多为镇纸、佩饰或文房摆件,重量 50-200 克,便于手持或摆放于书桌,是清代文人书房的常见器物。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铜兽首带勾

瓷器
民间流失

带钩古又称 “犀比”,是古代贵族、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相当于现在的皮带卡,多为男性使用。型多样,钩首为兽首,常见的有龙首、虎首等。钩身形状以琵琶形、“∽” 形为主,部分呈琴形等。背面通常有一蘑菇状钮,用于固定在皮带上。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三彩胡人骑狮立件

瓷器
民间流失

通常塑造一位深目高鼻、头戴幞头或卷沿帽、身着胡服的胡人骑在雄狮背上的形象。狮子肌肉线条流畅,张嘴咆哮,四足稳健站立或呈行走状,展现出威严与力量感;骑乘者则姿态各异,有的双手握拳作握缰状,有的神情自若,仿佛在驾驭着狮子前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