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钧窑天蓝釉乳钉纹三足洗
常见器型为敞口、浅腹、平底,下承三兽足,整体呈圆形,口径约 20-25 厘米,高 8-10 厘米,器形规整端庄,兼具实用与陈设功能。洗口沿处多做圆润处理,腹部微弧,平底打磨光滑,三足为兽首或兽蹄造型,兽首细节虽简约但轮廓清晰,既保证稳定支撑,又增添器物的立体感与威严感。
白釉螭龙纹象耳尊
该尊高 20 厘米,口径 7.6 厘米,足径 7.8 厘米。其造型为侈口,短颈,斜肩,鼓腹,圈足。颈部两侧对称置鸠形耳,肩部凸起弦纹一道。通体施白釉,以印花装饰,颈部饰波折纹和如意头纹,腹部凸雕蟠螭纹,外底白釉下刻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藏族铁鋄金银马镫
以铁为基底,采用鋄金银工艺进行装饰。鋄金银是将极薄的金、银片或丝,通过高速撞击等复杂工艺使其粘连在铁器表面,形成精美的纹饰。这种工艺在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地区流行甚广,尤以藏族的铁鋄金工艺见长。造型多样,常见的有镫梁镌刻双龙头图案的形制。如清代的一些马镫,镫梁龙头口中含活珠,镫梁两侧还会雕刻出羚羊...
佛砖
唐代佛砖以长方形实心砖为主,少数为方形、楔形(用于弧形墙面或塔体),尺寸相对规整,常见规格约为长 30-40 厘米、宽 15-20 厘米、厚 5-8 厘米,适配唐代建筑的标准化营造需求。唐代中晚期,部分信仰佛教的贵族或平民会在墓壁镶嵌佛砖,或用佛砖砌筑墓门,寓意 “死后往生净土”,这类佛砖装饰相...
青铜配饰
造型多与 “车马结构” 结合,如 “当卢”(马额头的装饰)呈半月形或长方形,表面纹饰多为兽面纹、龙纹;“节约”(连接马缰绳的配件)呈圆形或方形,中间有穿孔,表面饰有云纹或蟠螭纹。工艺上以 “铸造成型 + 后期错饰” 为主,部分高级车马饰件会采用 “鎏金” 工艺(如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墓出土的鎏金铜马...
青铜头盔
盔体为完整弧形结构,直径多在 25-30 厘米,高度 18-22 厘米,能完全包裹头顶、后脑及两侧颞部,仅正面留 “面部开口”(开口宽度约 12-15 厘米),避免实战中箭矢、兵刃对头部关键部位的伤害;
仿古青铜爵杯
仿古代青铜爵造型,口外敞,口沿两端上翘,略呈前流后尾形,中有两柱,柱头如伞,直腹,圆底,杯下承三尖足外撇。整体造型修长而挺拔。部分爵杯通体光素,仅杯外壁近肩部环饰弦纹,简洁大方;也有一些会雕刻精美的纹饰,如兽面纹、云雷纹等,增添古朴庄重之感。
青花花卉纹盖罐
通常为圆唇短颈,丰肩弧腹,圈足沉稳,整体造型规整,线条张弛有度,既保留了传统瓷器的端庄典雅,又展现出乾隆时期追求华丽、精致的艺术风格。盖面隆起,常见有宝珠钮、桥形钮等,钮的造型多样且富有装饰性。盖面边缘常饰有回纹、如意纹等,与罐身纹饰相呼应。
清 居廉《花卉草虫册 》
整体概况:这是一部册页形式的绘画作品,由多幅独立的花卉草虫画作组成。每幅画尺寸相对较小,却精致入微,合在一起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象。 画面内容:各幅画作题材丰富,描绘了多种花卉,如盛开的牡丹、娇艳的蔷薇、淡雅的菊花等,花卉姿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肆意盛开。除了花卉,草虫也是画面的...
旋纹镜
多采用高锡青铜配方,镜身较为厚重,直径多在 10 厘米以上,边缘厚度可达 10.5 毫米,重量多在 500 克以上。背中心通常为圆纽,直径超过 1 厘米,纽座形式多样,有圆形、花瓣形等。作为实用器,唐代旋纹镜镜面平整度高,曲率半径普遍大于 1.5 米,以便清晰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