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044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唐代长沙窑黄釉褐彩花鸟

瓷器
民间流失

以黄釉为底,采用褐彩绘制花鸟图案,属于釉下彩品种。早期仅用含铁色料绘画,花纹呈褐色,后来可能加用含铜色料,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形成黄釉褐绿彩。彩绘线条流畅,花鸟图案栩栩如生,富有动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金代磁州窑山水画瓷枕

陶器
民间流失

此瓷枕为卧虎形象,头圆阔,耳短小,口微张,露出锋利虎牙,双眼平视,尾巴盘绕。虎身以黄彩为地,以墨彩勾勒出粗细变化的线条来表现斑纹,既抽象写意,又有生活情趣,逸笔草草就将老虎之神态概括出来。以虎背为枕面,枕面白地彩绘折枝花卉纹,清新自然,瞬间削弱老虎的凌厉之感,又有开枝散叶之美好愿景,使得虎枕萌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北宋吉州窑梅瓶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宋,高19cm,口径5cm,足径6.8cm。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内凹足。通体施黑釉,器身剔折枝梅花一枝,纹饰部分露黄色胎,花蕊用褐彩勾画。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白定器莲花纹大碗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定窑白釉刻划花内荷莲外莲瓣纹盘,北宋,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5.5厘米。盘敞口,斜直壁,圈足。内外施白釉,口沿无釉。外壁浅浮雕三层莲瓣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碗内刻划荷莲纹,纹饰线条简洁流畅,在白釉的衬托下,纹饰若隐若现。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北宋磁州窑黑釉油滴碗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器身呈敞口造型,口沿外撇,腹部自上而下渐收,底承圈足,胎质呈灰白色,质地坚密细腻,胎体厚度均匀 ,通体施黑釉,釉色漆黑如墨,釉面光泽温润 ,釉层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银灰色金属光泽结晶斑,斑纹呈油滴状均匀分布,在光照下显现"映日透视,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黑釉定窑碗(斗笠碗)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碗口宽敞,圈足较小,碗的高度不足直径的三分之一,碗壁大幅度外斜,器形像一个仰立的斗笠,因而也常被称作斗笠碗。斗笠碗的造型简洁流畅,线条优美,体现了宋代瓷器造型的简约之美。这种造型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舒适的感受,而且在使用上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宽敞的碗口便于盛放食物或饮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铸金青铜剑柄

东周
铜器
战争掠夺

东周蟠螭纹黄金剑柄,长10.4厘米,宽3.7厘米,是20世纪早期在山西大同浑源县出土的珍贵文物。剑身虽然已经丢失,但仅剩的剑柄部分,通体镂空,雕刻着精美的蟠虺纹,其做工之精细,华丽程度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镀金青铜曼茶罗

铜器
战争掠夺

该器物整体造型仿石榴花形制,融合藏传佛教元素与汉地铸造工艺:中央设本尊佛像与般若智慧缠绕的祭坛,周围环绕20尊立于圆形祭坛前的小佛像,花瓣表面铸刻象征佛法教义的八吉祥、七政宝等宗教符号。其纹样布局与铸造技法反映出清代汉藏佛教艺术交融的典型特征。八吉祥:法轮(象征佛法永驻)、宝伞(遮蔽魔障)、胜利...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玉面神人像

新石器时代
玉器
民间流失

这件玉器以青黄色玉质雕琢而成,造型独特,呈现出外拱内凹的正面人首形象。巧妙地运用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一位神灵的头部形象,充满了神秘与威严。人首头戴冠,冠面以浅浮雕技法雕琢出兽面与平行线纹,线条流畅而富有层次。双耳上方采用勾转镂空技法凸显冠帽的边沿。面部以浅浮雕阳纹勾勒五官,梭形眼...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三菩萨壁画

砖石雕刻
民间流失

壁画高4米,宽3.9米,虽然被人为切割成12块,但即便如此,它的美丽依然无法掩盖。这幅壁画绘制于1424年,完工于1468年,由五台山的僧人精心绘制。整个壁画呈金红色,尺寸接近正方形,壁画中的三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面庞丰腴,体态雍容,静静地俯瞰众生,享受着众生的香火。这幅壁画...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