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189 件文物
神仙赴会图
此二图描绘了道教中万神朝拜的华丽场景,众神多作半侧面像,按照东西朝向中央神坛,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在风格和图像上极为相似。一字线、行进式排列在云雾仙境的道教神祇,站立在云头之上,身后仙雾缭绕。西壁绘制31位神祇,东壁绘28位神祇,有文有武,有男有女,有主有从,服饰华贵,神态雍容。其内容,东壁依次为...
金代观音菩萨木雕立像
立像通高1.905米,造像头戴桶装高冠,上覆观音兜,佩戴项圈、法珠、手镯,面部蓄须,所着衣表面满是美轮美奂的沥粉贴金图案,前衣襟和后背有龙纹、宝相花图案。
辽三彩罗汉像
罗汉抱腿而坐,神态安详,眯眼微笑。
商代青铜鸮卣
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盛酒器。形如两鸮相背而立。盖为双鸮首,环目,尖喙,弯眉,盖中央置四阿顶方柱钮,饰雷纹。腹作双鸮身,子口微敛,垂鼓腹饰卷曲羽翼纹。身下为四爪,两两相背。盖腹相合,两鸮昂首背立。不仅实用,也是精美的艺术品。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
子乍弄鸟尊
系春秋晚期酒器,通高26.5厘米,宽13.5厘米,传出土于山西太原金胜村,是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最著名的中国青铜器之一。该器通高26.5厘米,宽22.8厘米。全器铸成凶猛的鸮鸟,尖喙,鸟首与身分体,用榫卯结合,可开合。鸟首饰羽纹、回纹和点纹。颈部饰变形夔纹,内填回纹,肩部刻夔龙纹,背部饰高浮雕羽纹,...
唐代石墓门
石墓门则深埋于地下幽冥世界,护佑着逝者灵魂的安宁。一般完整的石墓门由门额、门楣、门框、门扉、门限、门砧等部分构成。而宾博馆藏的墓门由上部的门额与下部的两扇门扉组成,周围包以木框,门高约1.73米,有可能缺少了一些石构件。门额为拱形,雕刻者以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手法,雕刻出精细的动植物形象。门额中央...
汉代有翼石兽
宾博展出的一对有翼石兽位于中国厅中部南、北两侧,雄兽在北, 雌兽居南。雄兽头生独角,后腿之间有男根;雌兽头长双角。两兽下肢均已残断,躯体残长约2.1米。两兽硕大的兽头高昂,鼻梁耸起,瞋目张口,口吐长舌、拖至胸前;颈项挺直后收,突出圆弧形丰满胸腹;肩生半月形双翼,翼尾上翘;圆臀肥硕,长尾已断。
照夜白
《照夜白图》描绘了一匹骏马“照夜白”的形象。 为了在白绢上表现这匹白色的宝马,作者在描绘马时,通过工笔重彩手法,经过巧妙构思、对比手法,选取马鼻被拴的情形,不仅可以表现出“照夜白”的桀骜不驯,在色彩处理上还可以利用马桩的深色调衬托出马的矫健造型,在手法上做减法,达到美妙的画面平衡。 ”照夜白“是...
唐昭陵六骏
唐昭陵六骏石刻是为纪念六匹随唐太宗征战疆场的战马而刻制的。昭陵六骏石刻原本在陵园最北端的玄武门东、西庑廊对称排列,总体呈阶梯状,由北向南渐次升高,马头都是朝向南方的祭坛。“昭陵六骏”选用精细石材,六块石材外尺寸大小基本一致,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厚约0.4米。每块石的四周均先预留凸起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