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甲骨碎片三

骨器
民间流失

作为 “碎片”,其尺寸通常较小,常见长宽约 3-8 厘米(完整甲骨可达 20-30 厘米),边缘多有断裂痕迹,部分碎片可能因埋藏年代久远(约 3000 年),表面附着土锈(黄褐色或灰褐色),骨质因钙化呈酥松状,但刻辞区域仍相对清晰。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瓷刻花碗

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胎土多采用当地含铁量较低的瓷土,胎色以 “香灰色”“浅灰白色” 为主,胎质致密均匀,上手手感厚重却不笨拙,叩击时声音清脆悠扬,尽显 “瓷质如玉” 的质感。宋代 “五大名窑” 之首,釉色以 “天青色” 为绝唱,釉面温润如酥,带有细微的 “开片”(釉面因胎釉收缩率不同形成的自然裂纹),开片纹路细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粉彩堆塑人物鼻烟壶

瓷器
民间流失

以扁圆体、扁瓶形为主,适配手掌弧度,便于揣入袖中或握于掌心。例如北京故宫藏 “清乾隆粉彩堆塑婴戏图鼻烟壶” 为扁圆体,两侧微鼓、正面平缓,既预留足够空间绘制人物,又避免携带时硌碰;另有部分仿青铜器造型(如尊式、壶式),如 “粉彩堆塑仕女尊式鼻烟壶”,器型仿商周青铜尊的圆腹、短颈设计,将古雅气韵融...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红釉三足鼎式香炉

瓷器
民间流失

通常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端庄大方。如清乾隆松石绿地胭脂红彩描金云龙纹鼎式炉,为直边平沿口,短束颈,球状腹,圜底,蹄形三足,肩置对称冲天大耳。也有一些造型较为简洁,如安岳石窟研究院的清代红釉香炉,直口微侈,鼓腹圆垂而立。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酱釉刻花罐

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为直口或微撇口,短颈(部分无颈),溜肩,鼓腹(腹部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弧度饱满),下腹渐收,圈足(圈足高度适中,足墙较薄,修胎规整,部分圈足内壁有 “削足” 痕迹,体现宋代 “裹足支烧” 或 “垫饼烧” 的装烧特点)。:中小型罐为主,高度多在 15-30 厘米之间,口径 8-15 厘米,腹径 20...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景德镇窑人物故事图盘

瓷器
民间流失

胎质细腻、坚实,杂质极少,断面有如同 “糯米糕” 般的致密感,胎色洁白。釉面均匀、莹润,玻璃质感强,釉色多为粉白、浆白或亮白。以青花或五彩等技法绘制人物故事纹饰。题材广泛,取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小说等,如《西厢记》《三国演义》《钱塘梦》等。画面布局精妙,人物刻画细腻,神情姿态生动传神,背景...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铜兽面配件

西周
铜器
民间流失

平面浅刻型:多装饰于兵器柄部、车马器表面,以线条勾勒兽面轮廓,纹样较简洁,更注重对称感,部分配件边缘会刻有弦纹、云雷纹作为辅助装饰,起到平衡构图的作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金质梅花型饰品

金器
民间流失

该饰品直径为 2 厘米,由六朵梅花瓣组成,每个瓣均使用扁金丝条焊接于金箔上,并在其间镶嵌各色宝石,虽宝石已失,但仍可看出其制作工艺的精湛。花中心的金箔上还镂有一小孔,可能用于穿系或固定。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鲨鱼皮套双鞘剑

铁器
民间流失

采用真鲨或姥鲨的皮,皮质坚韧耐磨(表面含角质层,防水防潮),是清代高级兵器鞘的首选材质之一。优质鲨鱼皮表面带有自然的 “粒状纹理”(俗称 “珍珠鳞”),工匠会保留这种天然纹理,仅进行简单鞣制(用动物油脂或植物鞣剂处理),使皮鞘呈现深褐色或黑色,长期使用后会形成温润的包浆,且越用越光滑。战型双鞘剑...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贝壳雕亭台楼阁纹鼻烟壶

骨器
民间流失

海螺壳(主流):如 “法螺壳”“鹦鹉螺壳”,壳壁较厚(1-2 毫米),适合雕刻;表面自带天然纹理(如螺旋纹、彩光),工匠常 “借纹造势”,将贝壳的自然螺旋与亭台楼阁的布局结合,减少原料浪费;珍珠母贝(高档品):内壁有珍珠光泽(虹彩),多用于壶身内壁或局部装饰,与外壁的雕刻形成 “内外呼应”,如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