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佛砖瓦

砖石雕刻
民间流失

以坐姿佛像为主题的佛砖,如释迦牟尼佛常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头部微微前倾,双手自然放置于膝上,有的左手下垂,右手持钵,有的左手施与愿印,右手作触地印等,整体比例协调匀称,遵循 “三庭五眼” 的美学原则。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红绿彩飞马纹罐

瓷器
民间流失

以飞马纹为主体纹饰,通常在罐的腹部绘有飞马在云海间跃奔的图案,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嘉靖红绿彩天马纹盖罐,器腹便有四匹红、黄色的天马踏浪而行,穿梭在云间。同时,颈部多绘蕉叶纹,肩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形成多层次的装饰效果。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郎窑红釉梅瓶

瓷器
民间流失

梅瓶作为传统瓷器中的经典器型,在康熙朝郎窑红釉中多遵循 “端庄规整、比例协调” 的官窑风格以浓艳的 “牛血红” 为基准,色泽深沉饱满,如初凝的宝石般莹润华贵,无漂浮感;部分器物因窑火变化,釉色会呈现微妙层次,近口沿处因釉层薄而微微泛出 “灯草边”(浅黄或白色的细线),底部则因釉汁垂流形成 “脱口...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蓝琉璃碗

南宋
玻璃器
民间流失

见的造型有敞口、弧腹、圈足的形式,口沿较为宽阔,便于使用,腹部线条流畅,从口沿至底部逐渐收窄,整体造型规整又不失灵动,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也有一些碗可能带有独特的设计,如花瓣形口沿、浮雕装饰等,增加了器物的艺术美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狮子绣球纹砖

砖石雕刻
民间流失

狮子通常以威武雄壮的姿态呈现,或蹲或立,毛发卷曲,双目圆睁,口大张,露出锋利牙齿,尽显威严。绣球则为圆形,表面雕刻有细腻的纹理,如花瓣、线条等,象征团圆和美满。两者结合,狮子或追逐绣球,或踩于绣球之上,形成和谐而富有张力的画面。此外,砖雕上还常搭配云纹、莲花等传统吉祥图案,增强文化内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玉雕女仙祥禽

玉器
民间流失

清代是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玉雕选材极为讲究,多选用质地莹润细腻的玉石,如和田玉、翡翠等。翡翠雕刻常选用老坑翡翠,带有天然的 “飘绿” 或 “玻璃种” 特征,色泽鲜艳且透明度极高。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红绿彩龙凤纹盘

瓷器
民间流失

通常为 “敞口”(口沿向外微敞,边缘圆润)、“浅弧腹”(腹部弧度平缓,深度较浅)、“圈足”(底部为直壁圈足,足墙较矮,足底施白釉或局部无釉,部分可见 “火石红” 痕迹),通高约 3-5 厘米,口径约 20-25 厘米(常见为 22-24 厘米),足径约 12-15 厘米,整体比例协调,适合陈设与...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镀金银剑柄

金器
民间流失

质剑柄则直接采用镀金银工艺进行装饰。其结构一般包括柄首、柄身和护手等部分,柄首可能有圆形、方形等不同形状,护手则有十字形、椭圆形等多种样式,以保护使用者的手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龙泉窑青釉孔明碗

瓷器
民间流失

碗底部正中有一个直径约 1-2 厘米的圆形孔洞,与双层间的空腹相通 —— 这一孔洞是制作时排气、粘接的关键,也是孔明碗的标志性特征;内层碗(浅盘)的深度仅为外层碗的 1/3-1/2,从上方俯视时看似 “深碗”,实际容量仅相当于浅盘,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素胎彩釉十二生肖龙俑

瓷器
民间流失

小型龙俑(高度多为 15-30 厘米)多采用 “模塑 + 手塑结合” 的方式 —— 先以模具压制出龙的躯干、四肢等基础轮廓,再用手捏、刀刻细化龙头、鳞片、龙须等细节,部分精细龙俑还会采用 “分段成型”(如龙头、龙身分开制作,烧制前拼接),确保造型精准;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