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皮制箭袋

铁器
民间流失

元代皮制箭袋形状多样,其中一种较为典型的是 “毛葫芦” 箭袋,为元时义兵所用,以兽皮制成,形如瓠(葫芦)。此外,一般的皮制箭袋多为长圆柱形,整体较为修长,以适应骑射作战的需要。部分箭袋可能会在边缘安装牛皮带等,方便携带。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红釉折沿碗

瓷器
民间流失

红釉是清代高温颜色釉中的重要品种,折沿碗的红釉发色因时期和窑口而有所不同:康熙时期的红釉(如 “郎窑红”)色泽浓艳明快,似初凝的牛血,釉面玻璃质感强,有 “脱口垂足郎不流” 的特点(口沿处釉色较浅近白,底部釉色浓厚不流淌);雍正时期的红釉(如 “霁红”)则更为沉稳匀净釉面温润如玉,无明显玻璃光,...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竹制靠椅

竹器
民间流失

清代竹制靠椅造型多样,宫廷和官宦人家的竹椅多模仿明清木制家具形制。常见的有直背式和扶手式,直背式靠椅搭脑多为直线形,有的正中稍高并略向后卷,以便头部搭靠。扶手式靠椅的扶手与靠背相连,部分采用曲线设计,线条流畅,如一些 “南方官员椅” 风格的竹椅,椅背高耸,曲线优美,给人以庄重之感。椅腿多为直腿,...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纺织布

纺织品
民间流失

平纹、斜纹、缎纹为基础组织,提花织物(如锦)则通过复杂的花楼机织造,能呈现多层花纹,图案立体感强。 印染工艺多样,包括矿染(如石绿、赭石)、植物染(如靛蓝、茜草染红)、媒染剂固色,部分高级织物还采用 “盘金绣”“打籽绣” 等刺绣工艺装饰边缘或局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竹箭十二支

竹器
民间流失

十二支箭均以优质竹子为主要材质,箭杆选取多年生楠竹或箭竹,经脱脂、晾晒、打磨等工序处理,质地坚韧且不易变形,表面光滑顺直,色泽多呈浅黄或深褐色(因保存环境和竹龄不同而有差异)。 箭的结构完整,由箭杆、箭头、箭羽、箭括(箭尾)四部分组成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蓝釉倪俊雕件

瓷器
民间流失

釉色深沉厚重,均匀纯净,如蓝宝石般莹润,无杂质或流釉现象,是清代官窑蓝釉的主流品种;胎质多为精细白瓷胎,瓷土经过淘洗,质地坚密细腻。釉色以 “蓝釉” 为基调,清代雕件造型多样清代雕件造型多样刻画细腻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黄地粉彩花卉纹方瓶

骨器
民间流失

粉彩绘制花卉纹饰,花卉种类丰富,如牡丹、菊花、山茶等,花瓣、枝叶的线条流畅而生动,画师以细腻笔触勾勒花瓣纹理,利用 “玻璃白” 打底,使色彩晕染出柔和层次,花瓣的明暗过渡、枝叶的深浅变化自然流畅。花卉布局疏密有致,或簇拥成簇,或孤枝摇曳,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水晶鼻烟壶

骨器
民间流失

以天然水晶为主要原料,水晶质地纯净通透,常见无色透明者,亦有因含微量元素而呈现淡紫、浅黄、烟褐等色泽的品种(如茶晶、紫晶)。优质水晶无绵无裂,光泽温润,硬度较高(莫氏硬度 7),打磨后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质感,兼具玉石的温润与宝石的清亮。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玉铺首盖碗

骨器
民间流失

通常选用和田青玉为原料,玉质温润细腻,色泽均匀,呈淡绿色或青灰色,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光泽度。盖碗一般由碗身、碗盖和碗托三部分组成。碗身可能为撇口,弧壁,深腹,圈足,造型规整端庄,线条流畅优美。碗盖可能为穹顶形,盖钮造型多样,如桥形钮、宝珠钮等。若有铺首装饰,可能位于碗身两侧,铺首通常为兽首形象,...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骨质密宗法器

骨器
民间流失

原料以牛骨为主(藏地视牛为神圣,牛骨被认为具有 “加持力”),其次为羊骨、骆驼骨,少数高级法器使用象牙(宫廷制品)或修行者颅骨(如嘎巴拉碗,象征 “破除无明、超越生死”)。骨质经脱脂、打磨后质地细密坚硬,牛骨胎体呈乳白色或淡黄色,表面温润,无明显杂质;颅骨质地更厚重,骨缝处可见自然纹理,常被视为...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