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3257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窑粉彩梅树纹盘

瓷器
战争掠夺

敞口,圈足,器身内外及底均施白釉,釉色细白洁净,盘内所绘梅花树,枝干苍虬,梅花分红白两色,绘制细腻。粉彩创烧于康熙朝晚期,雍正时期是烧制高峰期,乾隆时期以后虽大量烧制,但以雍正时期烧制最精,粉彩是在五彩基础上发展而来,不同的是粉彩在色料中加入了铅粉,烧成后柔和艳丽。此盘绘画精细,色调柔美,是雍正...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花鱼藻纹壶

瓷器
民间流失

高21.7口径17.7底径15.5,壶身三面绘有鲤鱼、鲌(hakugyo,日本名:nigoi)、鳜(ketsugyo)这三种淡水鱼,并且在其间分别绘以摇曳的水藻。采用被称为没骨的不勾轮廓线的画法,以单色进行描绘, 由于是透过釉药层观赏,宛如欣赏水槽内部般写实性地表现出水中的情景。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三彩双龙耳瓶

瓷器
民间流失

三彩龙耳瓶采用高岭土制胎,胎体经800-900℃素烧后施釉,釉料以铜、铁、钴等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形成黄、绿、白三色交错流淌的视觉效果 。器物颈部两侧各塑贴一条螭龙为耳,龙首衔沿作汲水状,龙身采用模印浮雕技法形成鳞片纹理。 釉面处理突破单色釉传统,采用分层施釉法:颈部铺洒绿釉象征云气,腹部黄釉...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图碗

瓷器
战争掠夺

碗高9厘米口径20.4厘米,通体内外松石绿釉地粉彩装饰,绘有花鸟及藤萝枝蔓,口沿下空白处自右向左署矾红彩楷书“大雅斋”三字。通体以松石绿釉为地,粉彩绘牡丹、月季等花卉与画眉鸟,花瓣层次分明,鸟羽以粉黄、赭石色细笔勾染,色彩清新柔丽

吉美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瓷器
战争掠夺

大英博物馆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高约3.8厘米,口径8.3厘米)为明代御窑巅峰之作,现属大维德基金会旧藏并陈列于95号展厅。杯体敞口卧足,胎质薄如蝉翼(仅0.8-1.2毫米),釉面莹润似脂,白中泛青,迎光透视呈肉红色「糯米胎」特征。外壁以斗彩工艺绘制两组子母鸡图:一组为红冠黑尾公鸡昂首护卫,黄羽母...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蟠螭纹鼎

战国
铜器
非法交易

青铜蟠螭纹鼎,高53.4cm,覆钵形盖,正中有环形钮,钮中有一圆环,为捉手。周围置有等距三头立雕卧牛,牛头前昂,角、耳、鼻、眼清晰,躺卧在地,悠闲自在。鼎体弇口,唇内敛,长方形微外撇附耳,腹壁微鼓,平底,三蹄足,足微外撇,空心。盖面上自内向外以凸弦纹分成三组,外二组密饰蟠螭纹、綯索纹带。鼎腹部也...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蟠螭纹镈

战国
铜器
战争掠夺

这件蟠螭纹铜镈钟由钮、钲、枚、鼓等主要构件组成,其表面精心铸造了蟠螭纹、蟠虺纹、双体龙纹以及云纹等多种精美纹饰。这些纹样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不仅工艺精湛,更充分展现了春秋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元至正青花龙纹象耳瓶

瓷器
民间流失

元至正青花龙纹象耳瓶(亦称“大维德瓶”)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为元代青花瓷断代标准器。瓶高63.6厘米,宽22厘米,盘口长颈,颈部饰象首衔环双耳,通体分九层纹饰(含耳饰),涵盖蕉叶纹、缠枝莲纹、四爪云龙纹、海水纹等元青花典型元素‌。主体以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青花发色浓艳,釉面光润...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嘉靖红地黄彩云龙纹盖罐

瓷器
民间流失

通高约 18.5 厘米,直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内凹。盖面饰缠枝灵芝纹,中心置宝珠钮;腹部以矾红为地,黄彩绘双龙戏珠纹,龙身矫健,五爪张开,衬以海水江崖纹。底部青花双圈书 “大明嘉靖年制” 六字楷书款,青花色泽浓艳泛紫

吉美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窑梅花天目盏

南宋
瓷器
非法交易

南宋吉州窑烧造(12-13世纪),高约6.5cm,釉色绀黑如漆,盏内嵌白色梅花纹饰,外壁施玳瑁斑釉,属木叶天目盏的衍生门类。 采用"剪纸贴花"技法:将梅花纹剪纸贴于胎体,施釉后揭去纸片,形成釉下白色纹样,为吉州窑独创工艺。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