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288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玉璋

新石器时代
玉器
非法盗掘

长25厘米,宽7.11厘米,0.64厘米。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栗黄色,一侧经火烧呈鸡骨白色。射前端薄而宽,后端厚而窄,两面扁平,射端刃口呈凹弧形。后端两侧有齿饰,与两面齿饰对应处留有起稿齿饰的平行阴线。 长方邸,邸前正中有一圆穿。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南宋哥窑花口尊

南宋
瓷器
战争掠夺

南宋哥窑经典器型,花口设计精巧,口沿呈花瓣状,线条优美。釉面布满独特 “金丝铁线” 开片,紫口铁足特征鲜明,是宋代官窑瓷器中兼具艺术审美与工艺价值的珍品,见证南宋制瓷技艺巅峰,为研究宋代宫廷用瓷、审美风尚及陶瓷工艺传承的关键实物 。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打马球仕女俑

陶器
非法盗掘

1. 尺寸:一组 4 件,高约 50-60 厘米,均为骑马上的仕女; 2. 造型:仕女头梳双环髻或高髻,身着男装(圆领袍、蹀躞带),足蹬靴,手持球杖作击球状;马匹姿态各异,或奔跑或腾跃,马具装饰华丽; 3. 细节:球杖细长,仕女神情专注,衣袍随风飘动,黄、绿釉色在马身与衣袍上交替使用,对比鲜...

吉美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历代帝王图》(宋摹本)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此图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玉钺

新石器时代
玉器
民间流失

玉钺,一般为深灰绿色不透明玉质,带有贝类遗骸沉积结构的蛇纹石,沉积层清楚。器面钻双孔,一大一小,小孔属端孔,大孔属背孔,皆为单面钻。此器既大且美,应为古代象征权力的瑞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彩绘宫女陶俑

陶器
非法盗掘

1. 尺寸:高约 45 厘米,站姿,体态丰腴; 2. 造型:头梳 “抛家髻”,面部施粉,描黛眉,点朱唇,典型唐代妆容;身着窄袖襦衫,外罩披帛,下着高腰长裙,双手交叠于腹前,姿态端庄; 3. 细节:衣纹线条简洁,裙摆下垂自然,襦衫颜色为石绿,披帛为赭石色,裙摆残留黄色釉彩; 4. 保存:陶质...

吉美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玉斧

新石器时代
玉器
非法盗掘

该器物材质多选用青玉、岫岩玉等,表面常见中部隆起及风化沁色,采用磨制、管钻等技术加工 。考古发现如山东龙山文化穿孔玉斧、新疆楼兰玉斧等实证显示,其实用器特征包括刃部使用痕迹与复合装柄设计,而礼仪用器则表现为无使用痕、纹饰精细及墓葬随葬现象 。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北宋汝窑青釉盏托

北宋
瓷器
非法交易

北宋汝窑青釉盏托,为北宋宫廷御用茶具珍品,出土于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址。其造型简洁雅致,呈高圈足折沿盘状,中央凸起圆形托台,部分饰莲瓣纹,兼具实用与美感。通体施天青釉,釉色如雨后青天,温润似玉,带冰裂纹开片。采用裹足支烧工艺,圈足留芝麻状支钉痕。它承载宋代雅致茶道文化,体现文人 “清雅” 追求,是汝...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隋汉白玉阿难像

玉器
非法交易

1. 尺寸:通高约 120 厘米,立像,通体由整块汉白玉雕琢; 2. 造型:阿难身着通肩袈裟,双手合十于胸前,站姿端正,头部微低,面部饱满,眉目清秀,嘴角带浅笑,尽显弟子的恭顺虔诚; 3. 细节:袈裟衣纹呈 “U” 形密集排列,线条流畅,衣料质感通过阴刻线条表现,底座为莲台(部分残缺); ...

吉美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北齐法界人中像

南北朝
石器
非法盗掘

北齐(550-577年)佛教造像,佛衣刻绘须弥山、飞天等法界图像 "曹衣出水"式衣纹,贴金彩绘工艺(青金石、朱砂) 现存于响堂山石窟(残件)及欧美博物馆(纳尔逊美术馆藏完整像)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