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3421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磁州窑黑剔花罐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该造型的北宋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小口宽肩,肩部浑圆饱满,线条流畅,造型敦厚大气。它的装饰特征鲜明,一只腾龙飞跃而下,头、尾、爪布满瓶体,龙头收缩入肩,肩胸部构成主体,展示一种蓄势待发的动态。两只前爪,一扬一收,也构成动势,爪尖锋利,充满力量感。飘动的须和脊翅增加了龙的威猛气势。纹样剔划得非常细腻,...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定窑白瓷刻花盘

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盘,北宋,高3.4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5.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镶铜釦。盘内划花装饰,满饰缠枝萱草纹,外壁光素无纹。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金书妙法莲华经抄本

纸质品
战争掠夺

1. 形制:经折装,每开约 20×30 厘米,存数十开; 2. 内容:以金粉书写《妙法莲华经》经文,字体工整; 3. 细节:磁青纸底色鲜艳,金粉虽氧化仍显光泽; 4. 保存:纸张完好,少量页面有虫蛀

吉美博物馆 法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邢窑白瓷碗

瓷器
民间流失

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唐,高4.7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7厘米。 碗唇口,腹壁斜出与水平面呈45°角,玉璧形底。釉色洁白,不用化妆土,施釉到足墙,光素无纹饰。釉质莹润。邢窑白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越窑青瓷唾壶

南北朝
瓷器
民间流失

唾壶通高15.6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2.2厘米。直盘口,束颈,溜肩,扁鼓腹,矮饼足。肩部饰有一周重瓣覆莲纹,莲瓣均为重线。壶通体施青釉,釉色纯净、匀润,为南朝时期越窑瓷器中的精品。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莲瓣纹与莲花纹作为抽象的佛教象征,被广泛装饰于该时期的陶瓷之上。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康熙素三彩海水龙纹盘

瓷器
民间流失

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形规矩周正,精巧可爱。通体以黄釉为地,盘心双圈内以釉下暗刻双龙赶珠纹,然后分别以赭彩、绿彩分别填饰龙纹,所刻龙纹方额宽头,线条老辣苍劲,尽显康熙苍龙的风范。黄釉紫绿彩为低温色釉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色釉为地,用紫、绿彩在锥刻好的纹饰上彩绘,俗称黄绿紫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鸟纹觥

铜器
民间流失

整体呈鸱鸮(猫头鹰)造型,盖为鸮首,双目圆凸,双翅收拢构成器腹,足部饰爪形纹。鸮颈处环绕细密羽状纹,腹部主纹为变形鸟翅纹,以云雷纹衬底。盛酒礼器,属商晚期典型鸟形卣,全球同类器存世不足十件,泉屋此件为住友春翠1903年购藏‌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龙泉窑八卦纹炉

南宋
瓷器
民间流失

这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八卦纹炉,制作年代约在南宋晚期至元代过渡时期。器物通高18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2.5厘米,整体呈简练的筒式造型,器壁垂直挺括,底部平整稳重。炉身外壁装饰八卦纹样,施以典型的龙泉窑粉青釉色,釉质莹润如玉,展现出南宋龙泉窑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定窑印花碟

北宋
瓷器
战争掠夺

北宋定窑印花碟,‌白釉细腻,釉面光滑无瑕疵,刻莲花图案寓意高洁‌。此碟采用覆烧工艺,胎质洁白,工艺精湛。整体釉色洁白均匀,无皮壳和包浆,展现出北宋晚期定窑刻花盘的真品风貌。‌其刻花工艺深浅有致,虚尖细长,釉层厚薄不均,自然流动,彰显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此碟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是北宋定窑瓷...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妇好甲骨(A.1909.384.310)

骨器
民间流失

商代妇好甲骨(A.1909.384.310)是一片珍贵的卜骨,记录了商王武丁时期的重要军事活动。该甲骨内容涉及妇好(武丁之妻)征伐某方的占卜,卜辞中提到"登妇好三千,登旅万",意为征调妇好的三千亲兵与商王的一万军队协同作战。甲骨文字清晰可辨,"伐"、"方"等关键字符保存完好,体现了商代成熟的占卜...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