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3257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隋至唐龟形砚台

石器
民间流失

材质‌:以澄泥、陶为主,兼有铜、银制(如银龟形砚),澄泥砚“贮水不涸,发墨不损毫”‌。龟首多昂起或侧伸(如隋末唐初陶龟砚长29.5厘米,呈爬行状),龟背可掀开为砚堂‌。 分单头、双头(如大明宫双头龟砚),或口衔莲花等变体‌。 ‌纹饰‌:龟甲阴刻线条流畅(如青岛澄泥砚),部分砚盖刻八卦纹,墨池...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东汉玉猪

东汉
玉器
民间流失

形制‌:多呈长柱形卧伏状,长度10-12厘米(如亳州玉猪长11.6厘米,河北白玉猪长10.3厘米),底面平整便于握持‌。以阴刻线勾勒猪耳、拱鼻、四肢,如河北白玉猪用“汉八刀”刻出背脊线条,仅数刀即显神韵‌。部分尾部穿孔(如曲阜青玉猪),或保留原始切割痕(如陕西华阴出土品)‌。材质‌:多为和田白玉...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清代鼻烟壶

瓷器
民间流失

形制与工艺特征‌ ‌材质‌:常见玛瑙、翡翠、象牙、玻璃等,如黄褐色玛瑙鼻烟壶长10厘米,雕刻戴帽老者形象‌。 ‌造型‌:多呈葫芦式、桃形或扁圆形,如紫晶鼻烟壶作鸡心状,浅浮雕蟠桃纹‌。 ‌纹饰‌: 传统题材:松鹤延年、鸿雁衔枝(象牙雕鼻烟壶腹壁双面刻纹)‌。 西洋风格:乾隆款铜胎画珐琅...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代金柄玉梳

金器
民间流失

形制‌:梳背呈半月形或马蹄形(唐多马蹄形,宋演变为月牙形),玉质部分常见青白玉或白玉,厚度仅0.15-0.3厘米,下部带榫卯结构与金柄衔接‌。 ‌纹饰与工艺‌: 梳背錾刻鸿雁衔枝、宝相花等纹样(如鸿雁纹玉梳背长14.6厘米,阴刻线条流畅),金柄部分采用炸珠、镂雕等技法,局部嵌宝石‌。 代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代鎏金香炉

金器
民间流失

炉体结构‌:多由炉盖、炉身、炉足组成,如鎏金卧龟莲花纹香炉通高29.5厘米,盖顶为莲蕾形,五足饰朵带纹,炉身錾刻卧龟莲花与流云纹‌。 ‌纹饰主题‌:莲花(佛教象征)、龙凤(权力)、鸿雁(礼制)等,纹饰层叠繁复,以鱼子纹为地,局部鎏金厚度仅0.1毫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代鎏金龙形铜饰

铜器
民间流失

造型‌:常见“S”形动态设计,龙身细长蜿蜒,龙头高昂,双目圆睁,口露利齿与卷舌,龙角后伸,鬃毛飞扬(如鎏金铁芯铜龙长28厘米,重2.8千克)‌。 ‌通体鎏金层极薄且均匀,局部錾刻鳞片或云纹,龙爪肌肉线条分明,体现唐代写实与夸张并存的风格‌。 部分龙饰带铁芯,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的铁芯占比约3...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东周青铜簋

东周
铜器
民间流失

造型特征‌:通高22.5厘米,方座圆腹结构,兽首鋬耳下接卷龙状珥,圈足与方座以兽面纹饰四角。颈部饰小铺首与夔龙纹带,腹及方座满布斜方格乳丁纹,体现西周向春秋过渡的装饰风格‌。 ‌铭文标识‌:器底铸"滕侯乍滕公宝尊彝"八字,证实为滕国宗庙重器。方座簋属高级礼制配置,暗示使用者为诸侯级贵族(七鼎六...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代鎏金铜斧

铜器
民间流失

形制‌:斧身宽扁,刃部弧形锋利,銎口(安装木柄的孔洞)常饰兽首或缠枝纹,部分斧背带钩刺以增强杀伤力‌。通体鎏金厚度均匀,局部錾刻龙凤、卷草纹,斧面光泽历经千年仍存(参考唐代鎏金铜龙工艺)‌。部分铜斧采用铁芯铜壳铸造技术,兼具强度与装饰性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商代晚期铜分裆鼎

铜器
民间流失

大英博物馆藏商代晚期铜分裆鼎(约公元前13-前11世纪),是商周青铜礼器的典型代表。其形制独特:侈口尖唇,立耳高耸,束颈明显,腹部分裆(三袋足设计),下承三柱足,高度约30-40厘米。器表饰兽面纹(饕餮纹),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细密兽面纹,腹部三面分裆处各饰一组高浮雕大兽面,臣字眼、眉状角凸起,...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敦煌三危山(张大千)

纸质品
民间流失

构图‌:纵向布局,主峰居中,三座陡峭山体如刀劈斧削,山脚绘沙漠旅人与佛塔遗迹,呼应“三危佛光”传说‌。山石以斧劈皴勾勒,赭石与石青交替晕染,突出“如危欲坠”的质感;天空留白处题长跋,记载三危山地理沿革及创作缘由,书法风格雄浑‌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