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七宝繋文填漆柜
柜子正面设有金属锁扣装置,用以保障柜内物品的安全,锁扣周边可能还带有精美的金属装饰件;两侧安装有金属提环,方便搬运。柜体底部可能有矮足,起到防潮和稳固作用。从功能上看,主要用于存放贵重物品、文书典籍或书画等。
齐白石《牵牛花图》
尺寸 95.5 × 33.5 cm,立轴装裱;构图自下而上,藤蔓沿竹架盘旋,五朵洋红牵牛花正侧偃仰,墨叶浓淡相映,花间一只工笔蜻蜓点睛;款识:“借山老人齐白石画柔藤时夏热逼人。”钤“年八十五矣”“齐大”二印;以“红花墨叶”法写之,洋红蘸胭脂点花,重墨阔笔扫叶,焦墨写藤,色彩对比强烈,生机盎然。
金铜金刚观世音菩萨立像
佛像身后带有精美的背光,雕刻有丰富的纹饰 。佛像身姿挺拔,身着传统服饰,衣纹雕刻细腻流畅,展现出北魏时期佛教造像 “秀骨清像” 的艺术风格,是研究北魏佛教造像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南宋《妙法莲华经》
画面呈现经变画形式,结合经文与佛教故事图像,是研究南宋佛教艺术、经文传播的重要文物 ,反映当时佛教文化与书画工艺融合的特点。
张大千《番女掣庞图》
尺寸 108.6×73 cm,设色纸本立轴;画面两名藏装女子侧身牵一头西藏獒犬,犬链呈对角线,形成强烈动势;人物头戴金丝帽,长袍袒右肩,袖口、衣领镶毛皮,腰束彩带,衣纹线条兼工带写,设色浓丽,具敦煌壁画遗韵;左上角行书题“番女掣庞图,甲申嘉平,大千张爰”,钤“张爰之印”“大千”朱文印;右下角有张...
《南华真经注疏》
为郭象注、成玄英疏的《庄子》注疏典籍。“南华真经” 即《庄子》,道家经典之一。木版刻印以木板为载体,将文字反刻于木板,再施墨拓印成书,字体多为宋体或楷体,版面布局规整,字迹清晰。内容包含郭象对《庄子》的注解与成玄英的疏解,注疏结合,既阐释原文义理,又融入注疏者的思想,是研究《庄子》及魏晋至唐代道...
康有为书法立轴《大江东去》
通篇行草杂糅,笔势纵横。康有为以“康体”写就,结体左低右高,中宫紧收而四维开张,线条如“刷如扫”,墨色枯润交替。起首“大江东去”四字每字径 15 厘米,气势磅礴;后段字渐小,行气跌宕起伏,通幅一气呵成。右上角钤“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归国后书”朱文长方印,左下押“康有为印”白文方印
《临赵孟頫乐志论》成亲王
临赵孟頫乐志论》是清代 18-19 世纪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的纸本墨书作品,以小楷或行书临摹赵孟頫所书《乐志论》。成亲王书法功底深厚,临摹时既遵循赵孟頫书法 “圆润清秀、端庄典雅” 的特点 —— 笔画流畅婉转,结体匀称稳健,墨色温润平和,又融入自身 “瘦硬清劲” 的风格,笔锋稍露锋芒,在细腻...
大明永乐铜鎏金菩萨立像
通高 137 cm,菩萨直立,身躯微呈“S”形扭转,头部略向右倾,神态慈悲静穆;头戴五叶宝冠,冠叶镂空缠枝莲纹,正中嵌小化佛;缯带于耳后飞扬,发髻高束成塔状,发丝缕刻清晰;袒上身,胸前佩戴 U 形连珠璎珞,腹部紧收,脐窝深陷,富有弹性;肩披帔帛,绕臂下垂,衣缘錾刻卷草纹;左手当胸结说法印,拈莲茎...
《与友雲士思壮行偈》月江正印
《与友雲士思壮行偈》是元代至正四年(1344 年)月江正印的作品,为偈语形式,以纸本或绢本墨书而成。文字内容围绕与友人 “雲士思” 壮行相关,蕴含送别时的情谊与对友人前路的期许,兼具禅理与人文情感,语言凝练而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