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013 件文物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通高 33.2 厘米,直口短颈,丰肩硕腹,圈足内凹。盖面饰璎珞纹,中心置火焰纹宝珠钮;腹部以五彩绘莲池鱼藻纹,八尾鲤鱼姿态各异,与莲荷、水草、浮萍相映成趣;肩部及近足处分别饰变形莲瓣纹与蕉叶纹。釉上彩料以矾红、黄、绿为主,釉下青花呈蓝紫色,底部署青花双圈 “大明嘉靖年制” 六字楷书款
唐代二观世音菩萨图
《唐代二观世音菩萨图》为9世纪中叶由敦煌当地信徒及僧人创作的佛教绘画,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该作品创作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781-847年),以双观音对称布局展现当时观音信仰的盛行,中央愿文记载供养人温义、义温等人为归乡及超度亡亲所发祈愿。 画面中两身观世音菩萨呈镜像对称,色彩搭配差异化的手...
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执壶
通高约 32 厘米,直口微撇,长颈溜肩,垂腹圈足,一侧置鸭嘴状流,另一侧附扁形执柄。壶身以青花满绘缠枝牡丹纹,花朵硕大饱满,花瓣分层渲染,枝叶缠绕流畅。苏麻离青料呈现浓艳蓝紫色,伴自然铁锈斑与晕散效果,釉面莹润透亮,造型端庄秀雅,体现永乐青花 “浓艳凝重、纹饰疏朗” 的艺术风格
北宋耀州窑青釉剔花牡丹纹双凤壶
虽未在国内正式定级,但从其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来看,属于珍贵文物。它是北宋耀州窑的精品佳作,代表了当时耀州窑的高超制瓷技艺。
汉代虎形旗杆座
造型:多为长方体石座,顶部凹槽用于插旗杆,侧面浮雕虎纹(如海外藏虎形旗杆座宽13厘米,虎呈蹲伏状)。 纹饰:虎纹线条粗犷,常见阴刻或浅浮雕,突出虎目、獠牙等细节,风格与汉画像石虎纹相似。 材质:以花岗岩或灰陶为主,表面风化明显,部分保留原始切割痕迹
东晋青瓷虎子
造型:多呈伏虎状,提梁作弓形或虎尾形(如绍兴虎子长26.7厘米,贴塑虎头与飞翼)。纹饰:东晋时期简化,仅刻划线条(如腹部网格纹),西晋则常见浮雕。材质:青瓷胎体灰白,施釉不及底,露胎处呈火石红,釉面开片细碎
隋至唐龟形砚台
材质:以澄泥、陶为主,兼有铜、银制(如银龟形砚),澄泥砚“贮水不涸,发墨不损毫”。龟首多昂起或侧伸(如隋末唐初陶龟砚长29.5厘米,呈爬行状),龟背可掀开为砚堂。 分单头、双头(如大明宫双头龟砚),或口衔莲花等变体。 纹饰:龟甲阴刻线条流畅(如青岛澄泥砚),部分砚盖刻八卦纹,墨池...
东汉玉猪
形制:多呈长柱形卧伏状,长度10-12厘米(如亳州玉猪长11.6厘米,河北白玉猪长10.3厘米),底面平整便于握持。以阴刻线勾勒猪耳、拱鼻、四肢,如河北白玉猪用“汉八刀”刻出背脊线条,仅数刀即显神韵。部分尾部穿孔(如曲阜青玉猪),或保留原始切割痕(如陕西华阴出土品)。材质:多为和田白玉...
清代鼻烟壶
形制与工艺特征 材质:常见玛瑙、翡翠、象牙、玻璃等,如黄褐色玛瑙鼻烟壶长10厘米,雕刻戴帽老者形象。 造型:多呈葫芦式、桃形或扁圆形,如紫晶鼻烟壶作鸡心状,浅浮雕蟠桃纹。 纹饰: 传统题材:松鹤延年、鸿雁衔枝(象牙雕鼻烟壶腹壁双面刻纹)。 西洋风格:乾隆款铜胎画珐琅...
唐代金柄玉梳
形制:梳背呈半月形或马蹄形(唐多马蹄形,宋演变为月牙形),玉质部分常见青白玉或白玉,厚度仅0.15-0.3厘米,下部带榫卯结构与金柄衔接。 纹饰与工艺: 梳背錾刻鸿雁衔枝、宝相花等纹样(如鸿雁纹玉梳背长14.6厘米,阴刻线条流畅),金柄部分采用炸珠、镂雕等技法,局部嵌宝石。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