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2553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东周嵌红铜青铜敦

东周
铜器
非法盗掘

球形器身‌:通高20-30厘米,口径15-22厘米,盖与器身对称,合为完整球体。 ‌三足两耳‌:足部为高浮雕龙形(楚文化)或蹄形(中原),耳部多环钮或兽首衔环‌ 几何纹敦‌:如襄阳敦饰三角纹、回纹红铜带,颈部錾刻涡纹‌。 ‌龙纹敦‌:盖顶饰太极图案,四周环绕变体兽纹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南宋马远《洞山渡水图》

南宋
纸质品
战争掠夺

《洞山渡水图》以边角式构图描绘洞山良价禅师渡河悟道的禅宗公案,通过褰裳拄杖的人物动态与水面倒影、劲草疾风等细节构建场景。山石运用大斧劈皴技法,刚劲线条结合淡墨渲染凸显岩体质感,体现“一角半边”的构图特征。画作正上方有宋宁宗杨皇后题写的禅诗,诗文与图像虚实相生,共同营造出空灵深远的禅宗意境,反映了...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青铜礼器康侯簋

西周
铜器
非法交易

侈口束颈,深腹微鼓,高圈足加宽边。半环形双耳,兽首翘鼻耸角,垂珥较长。器身纹饰,腹部为单一的直条纹,颈和圈足为火纹与四瓣目纹相间排列,颈部两面中央又有突起的小兽首。器底铸铭文四行二十四字,记述周王伐商,命康侯建国于卫地,涾司徒为亡父制作此器。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战国嵌红铜青铜壶

战国
铜器
非法盗掘

多为圆体或扁体,侈口、长颈、鼓腹,高30-50厘米,肩设铺首衔环耳‌,盖钮设计‌:盖顶常见伏兽钮或环形钮,如故宫藏狩猎纹壶为双伏兽钮‌。狩猎纹壶‌:分四层饰狩猎场景,宽带纹间隔三角云雷纹,红铜镶嵌人物与兽形动态逼真‌。龙纹扁壶‌:腹部菱形纹与回首龙纹组合,颈部饰半回首鸟纹,红铜纹饰坑窝密布‌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绿釉陶望楼

东汉
陶器
非法交易

‌材质与釉色‌ 通体红陶胎,施铅绿釉(低温釉),釉面光滑呈青绿色,局部因年代久远产生银化结晶。这种釉色源于氧化铁与微量二氧化钛的呈色反应,是东汉低温铅釉陶的典型工艺‌。 ‌结构细节‌ ‌底座水池‌:方形陶池内塑生态场景,包括浮游的龟、鱼、鸭等水生动物‌。 ‌三层望楼‌: 底层:门内...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东周晚期青铜鼎

东周
铜器
非法盗掘

如武王墩鼎通高113厘米、重400公斤,为东周最大圆鼎;金村鼎传说“可容四人坐”‌ ‌附耳设计‌:战国鼎多设向外弯曲的附耳(区别于西周直立耳),足部渐高且细(蹄形或兽形 ‌楚文化鼎‌:腹部饰交龙纹,足部浮雕虎形(如铸客铜鼎),铭文多刻于口沿‌ ‌周王室鼎‌:以夔龙纹、重环纹为主,庄重简朴(...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砂岩观音立像

南北朝
石器
战争掠夺

整体形态‌ 观音体态轮廓优美流畅,面相丰润饱满,神态安详慈悲,展现出北齐佛像特有的"柔美内敛"气质。双手原为木质构件,现已缺失‌。 ‌冠饰与标识‌ 头戴精致‌花鬘冠‌,冠前中央浮雕一尊‌阿弥陀佛坐像‌,这是观音菩萨身份的重要标识,象征其与西方净土的联系。 ‌服饰与璎珞‌ 身披帔...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春秋青铜楚王盂

春秋
铜器
非法盗掘

盂为盛食器或水器,楚王盂可能用于祭祀或宴飨,铭文若记载楚王册命、赏赐等事件,可印证春秋时期楚国与中原的礼制交融及地方政权扩张‌。例如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揭示了楚国贵族效仿周礼又保留独特图腾(如龙、虎)的文化特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南宋
纸质品
战争掠夺

《寒江独钓图》描绘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船尾微微上翘。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画作的右下角盖有作者的章印.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春秋嵌蓝青铜罍

春秋
铜器
民间流失

地纹以细密云雷纹铺底,平均每平方厘米分布6-8个单元纹样 主体纹饰带多位于肩腹部,西周早期盛行分解式饕餮纹与牛首纹组合,春秋时期演变为蟠虺纹与重环纹的交织布局 高浮雕装饰集中于器耳与扉棱,象首耳的象牙采用单独铸接工艺,眼睑雕刻深度达0.5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