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3257 件文物
北魏一佛二菩萨像
一佛二菩萨像,北魏时期石灰岩雕刻,高117.5公分,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佛像高耸的肉髻上,髻纹以右旋螺纹状呈现,方额宽阔,面带微笑,神情显得格外安详。其头光为圆形,内部精心装饰着双层莲瓣图案。佛身姿态挺拔,身着褒衣博带式的袈裟,衣纹设计疏朗且对称,层次清晰,质感十足。佛的手势为无畏印与愿印,...
北齐菩萨像
尺寸与材质:高118厘米,石灰岩质地,原施彩绘,现部分留存,为北齐造像典型体量。 艺术特征:菩萨结跏趺坐,面部圆润饱满,双目低垂含笑,衣纹采用“曹衣出水”技法,薄衣贴体如湿绢,褶皱以平行弧线处理,体现印度笈多艺术影响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大英博物馆藏元青花人物故事罐(非鬼谷子下山罐)为何鸿卿爵士捐赠,属存世稀有的元代青花人物图罐。器高约27.5厘米,直口短颈,宽圈足,腹部以四层纹饰布局:颈部饰水波纹,肩部绘缠枝牡丹,腹部主题为人物故事(如三顾茅庐),下部为变形莲瓣纹。胎体厚重,青花发色蓝中带紫,苏麻离青料特征明显,釉面莹润如玉。...
东汉青铜小马驹
尺寸小巧:高仅5.8厘米,宽5.3厘米(约掌心大小),通体青铜铸造,呈现站立姿态,造型简洁而动态逼真。 工艺细节:马首棱角分明,双耳挺立,眼部刻画传神,躯体线条流畅,体现汉代写实与象征结合的艺术风格
《内人双陆图》(宋摹本)
主体内容: 弗利尔藏本(30.5×47.6厘米)绘八人:二贵妇对弈,左右侍女观战,四婢女持壶侍候。台北藏本(28.8×115厘米)构图相似,但卷尾有刘孝基题诗及陆师道跋。 人物神态淡漠,体现周昉“心理肖像画”特点,如观棋侍女倚靠女童,目光游离于画面外。 技法特色: 设色浓丽,衣...
北宋瓷瓶
定窑褐彩剔花瓶 金代定窑作品(北宋工艺延续),高16.3厘米,采用磁州窑剔花技术,褐彩装饰罕见,体现定窑除白瓷外的多元尝试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1403–1408年)编纂的巨型类书,现存副本为嘉靖年间重抄本。全书原装11095册,采用朱砂栏格、包背装帧,每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以工整楷书抄录,收录先秦至明初典籍8000余种,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药农工等,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唐代平错银錾刻杯
该杯为典型的环形把杯,杯口外侈、弧腹深腔,高足或圈足设计。其原型可能源自中亚粟特地区的金银器造型(如粟特银带把杯),但唐代工匠将其改良: 杯身多采用八棱或花瓣形分割(如八曲长杯、桃形花结八瓣高足杯),增强立体感; 杯柄常饰龙首、卷草或人物浮雕,如弗利尔美术馆藏杯的柄部可能为龙首...
《文昭皇后礼佛图》
主体内容:石灰岩浮雕(现存残块拼合,原尺寸约高200厘米),表现文昭皇后率16人礼佛队列,皇后莲冠霞帔,右手拈香,身后贵妇戴同款莲冠,宫女持香炉、莲花、羽扇等仪仗缓步徐行。 艺术特色: 服饰:广袖襦配凤鸟纹蔽膝,帔帛迎风飘动,翘头履细节清晰,衣纹线条如“春蚕吐丝”般流畅。 ...
明代宫城图
内容描绘 以鸟瞰视角展现明初紫禁城全景,云雾缭绕中凸显中轴对称布局,自南向北依次绘有正阳门、大明门(今不存)、承天门(今天安门)、午门、奉天门(今太和门)、奉天殿(今太和殿)等核心建筑。 关键细节:左下方绘有紫禁城设计者蒯祥(1398–1481年),身着官服执笏板立于金水桥西侧,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