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3257 件文物
唐代三彩马夫与三彩马
马首微向右侧偏移约15度,双耳直立,双目圆睁呈凝视姿态。背部鬃毛被精心梳理成三朵花瓣式造型,与臀部白釉斑块形成视觉呼应 。辔头装饰采用浮雕工艺塑造革带纹理,四蹄直接固定于长31厘米、宽11厘米的长方形陶板上 。釉色以棕黑色为主基调,马匹面部、鬃部及尾部施以白釉,辔头革带与马蹄部位则点缀黄绿色釉料...
蝉纹俎
蝉纹俎的正面上有一圈非常精美的蝉纹,两端装饰着夔纹,四条腿上装饰兽面纹,足部附近装饰蕉叶纹。
唐代三彩骑马俑
主体构造由女俑、马匹及长方形踏板三部分组成复合造型: 马匹昂首直立,双耳竖立,墨绘辔饰 ,女俑端坐马背,面部丰满施朱唇,发髻为盛唐流行的高髻 ,服饰采用短袖衫配长裤的骑装形制,衣纹褶皱通过釉色自然流淌形成 。 工艺细节 胎体选用细腻白陶土经1150℃高温素烧 ;釉彩以铜、铁、钴氧化物为呈色...
大史友甗
大史友甗,高 52. 2 厘米,口沿下装饰着夔龙纹,三袋足上装饰着牛角兽面纹。甑的底部有5 个十字气孔,内壁有9 字铭文。
平螺钿背八角镜
平螺钿背八角镜为唐代螺钿工艺典范之作,现藏于日本东大寺正仓院北仓(编号42-13)。该镜采用贝壳、珊瑚、青金石等跨地域材料镶嵌成型,镜背纹样包含宝相花、禽鸟等金银平脱装饰,直径达28.5厘米,展现了盛唐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特征 。文物通过遣唐使途径传入日本,成为圣武天皇御物,经《东大寺献物帐》系统记...
唐代三彩骆驼俑
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研究,应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驼身为白釉色,颈部、前...
夔神鼓
夔神鼓的鼓头装饰有一对凤鸟,底部有四个足。鼓的两面都贴有鳄鱼皮,而鼓身器壁的厚度仅有3-5毫米,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只有一条腿。夔神鼓与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崇阳铜鼓属于同一类型,全球仅存两件。
虎卣
器物整体呈现猛虎踞坐环抱人形的立体造型,虎首低垂与人面相对,前爪环扣人体腰背,后肢屈曲作蹲伏状。人体双腿垂落虎腹两侧,双手扶按虎肩,形成人虎相拥的独特构图。虎身遍饰云雷纹与鳞状纹,背脊铸有扉棱,尾部向上卷曲形成支撑点。
七弦琴
张七弦琴是在中国制作,于奈良时代传入日本。日本的筝有十三根弦,各弦底下皆有琴柱,拨弦弹奏,每一根弦发出一个音。然而,琴则是以手指按压琴弦,藉以弹奏出各种高低不同的音律。桐木制的琴身涂以黑漆,琴身上凿有二个纵长形响孔,琴面上镶有一列共十三个切成圆形的贝片,用来表示手指按弦的位置,亦即琴徽。琴首的凸...
地藏十王图
图中间绘地藏菩萨,手持锡杖。半跏趺坐于山石上,左右方分别绘十王,十王各坐于桌前,桌上有账册,除一人身有盔甲外,其余九王均作文官打扮。地藏菩萨下方为审判罪人场面。画有崔判官,僧道明,狮子,牛首狱吏,挥笔吏和戴枷罪人。罪人在镜前观看自己曾犯下的杀牛罪。下端有比丘和供养人像。 此画是绘在深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