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326 件文物
青白釉方罐
这是一件元代(1300-1368 年)的硬瓷长方体小罐,高 7 厘米,宽 7 厘米,为储物用器。罐身呈长方体造型,斜肩向上收至方形开口,四角各有堆塑的幼龙装饰,器身四面以浮雕工艺饰有四组 C 形串珠纹,纹饰立体生动。通体施淡青绿色青白釉,釉面温润透亮,凸显出瓷器的细腻质感。罐底无釉。其中一条龙纹...
葫芦玻璃鼻烟壶
这是一件清代(1800-1900 年)的玻璃鼻烟壶,高 7.2 厘米,为盛放鼻烟的随身用器。壶体采用玻璃材质,呈葫芦造型,线条圆润流畅,符合传统 “福禄” 的吉祥寓意。采用套料工艺制作,以不透明的白色玻璃为胎,外层覆盖一层红色玻璃,再通过雕刻工艺去除部分外层红料,形成红白对比的纹饰。器身以分区形...
玛瑙花瓶(石榴双鸟)
这是一件 19 世纪(1800-1900 年)的玛瑙花瓶,高 15.4 厘米,宽 12 厘米,为陈设用器。瓶体采用玛瑙材质,以圆雕工艺整体雕刻成缠绕的石榴树与两只鸟的造型,枝叶、果实与鸟的形态相互交融,线条流畅自然,细节刻画细腻,展现出对自然生物形态的精准捕捉。玛瑙质地温润,色泽随材质本身的纹理...
碧玉花瓶(仿古觚)
这是一件 19 世纪(1800-1900 年)的碧玉花瓶,高 16.3 厘米,为陈设用器。器形仿古代青铜觚的造型,整体线条挺拔规整,颈部与底部各有带环耳,环耳设计既增添了器物的层次感,又便于搬运或悬挂。瓶身中部饰有类似印度风格的植物纹样,耳饰周围则雕刻蕉叶状植物纹,纹饰线条细腻流畅,将仿古元素与...
康熙年间青花碗(星纹)
这是一件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 年)的硬瓷青花碗,直径 20.9 厘米,高 9.5 厘米,为日常饮食或陈设用器。碗体略呈花瓣状(微凸棱设计),造型圆润中带精巧,线条流畅自然。采用釉下青花工艺装饰,外壁以分区形式绘制星纹图案,内壁中心区域则在卷草纹环绕中饰有三个星纹,纹饰布局对称规整,青...
瓷猴摆件
这是一件 18 世纪(1700-1799 年)的硬瓷猴摆件,为陈设或把玩用器。整体采用硬瓷材质,瓷质坚硬致密,表面施有均匀的棕色釉(酱釉),釉色沉稳厚重,质感温润。摆件以猴子为造型,虽具体姿态未详细描述,但从工艺来看,应是对猴子形态的写实刻画,线条简洁而不失生动,通过单色釉的纯粹质感凸显出动物造...
珐琅彩玻璃鼻烟壶
这是一件清代(1730-1850 年)的玻璃鼻烟壶,高 6.2 厘米,为盛放鼻烟的随身用器。壶体采用玻璃材质,以珐琅彩工艺装饰,釉色以红、橙、黄为主,模仿雄黄的色泽,色调明快且富有层次感。器身绘有连续的花鸟纹样:鸟儿栖息于虬曲的树枝上,周围环绕盛开的牡丹花,纹饰细腻生动,线条流畅,将自然景致浓缩...
西夏泥质彩塑双头佛立像
时代背景:这尊西夏泥质彩塑双头佛立像诞生于西夏时期(公元1038 年 - 1227年)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原、吐蕃、回鹘等文化影响,佛教在西夏更是被奉为国教,得到了大力推崇和发展,佛教艺术也随之繁荣,佛像雕塑便是其中重要的表现形...
玉髓带盖瓶
这是一件 19 世纪(1800-1900 年)的玉髓带盖瓶,高 13.7 厘米,宽 8.3 厘米,为陈设用器。瓶体与盖子均采用玉髓材质,整体造型规整,瓶身圆润,搭配相契合的盖体。器身以高浮雕工艺雕刻三条螭龙(猫科形态龙)环绕瓶身,龙纹线条流畅,姿态生动,凸显出玉石的温润质感与雕刻的层次感;盖子上...
青花方罐
这是一件元代(1300-1368 年)的硬瓷长方体小罐,高 7.6 厘米,宽 7.2 厘米,为储物用器。罐身呈长方体造型,斜肩向上收至方形中心开口,四角各有一个环形耳(耳部立于小花饰上)。器身四面分别以釉下青花绘制不同花卉图案:两种牡丹、菊花配紫薇及射干;肩部饰云纹,棱边与中心开口边缘有线条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