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122 件文物
漆槽箜篌
正仓院南仓所藏唐代漆槽箜篌为8世纪宫廷乐器遗珍,现存槽体残长139厘米,以梧桐木制成共鸣箱,通体髹黑漆并贴饰金箔鸟兽纹与彩色山岳纹样。其核心结构由槽体、曲颈及脚柱构成,槽内侧遗留13道弦痕,印证《通典》"二十三弦箜篌"的形制记载。琴颈以榫卯连接槽体,表面阴刻缠枝唐草纹,顶部设弦孔;脚柱底部镶...
吉州窑木叶盏
一片叶子在盏入窑前贴在盏内,入窑后随着窑火烧起,树叶灰飞烟灭之后,它的脉络却留在茶盏里成了永恒。世界上没有一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所以它和钧窑一样,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竹帙八
正仓院藏唐代竹帙八为8世纪文书收纳器具,主体采用江南毛竹制成,长34.2厘米,宽8.5厘米,由六片弧形竹条经火烤定型后榫接而成。表面髹朱漆并阴刻缠枝牡丹纹,两端包银鎏金云头饰件,内衬紫色吴绫。其核心工艺在于"帙"的结构设计:通过竹条弹性形成自紧式开合,每片竹条内侧设三道浅槽固定卷轴,可同时收纳八...
宋金当阳峪窑绞胎盘
绞胎瓷是瓷器中的珍品,其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当阳峪窑是宋代北方地区著名民间瓷窑之一,以绞胎工艺著称。绞胎碗的花纹是由褐、白等不同颜色的胎泥相互糅合、折叠、相绞拉坯而成,纹理独特,如羽毛纹、木理纹、水波纹等,每件器物的纹饰都是独一无二的。
樺纒尺八
正仓院北仓所藏樺纒尺八为8世纪唐代宫廷乐器遗珍,以天然竹材为基,通体缠绕染色的桦树皮条带,形成独特的螺旋纹饰。管身长43.7厘米,开六孔(前五后一),吹口斜切呈半月形,符合唐代尺八标准形制。其工艺核心在于桦皮缠卷技术:树皮经染色后紧密包裹竹管,接缝处以鱼胶粘合,既强化结构又赋予装饰性。管身阴...
玉尺八
正仓院南仓所藏玉尺八为8世纪奈良时代宫廷乐器,长34.5厘米,由整块和田青玉雕琢而成,通体莹润,呈淡青色。管身开五孔(前四后一),吹口斜切,形制与唐代尺八一致,但材质罕见——唐代尺八多为竹制,玉制仅此一例。管身阴刻唐草纹与联珠纹,纹样精细流畅,兼具中亚粟特风格与唐代工艺特征。此物原属圣武天皇...
北宋建窑兔毫盏
细观其蓝色兔毫纹理清晰、纤俊秀逸,随口沿处自上而下迸发流动,长短有序、层次分明,如盈盈水波,映皎洁月光,蓝光幽静,雅致清凝。
唐代越窑青瓷盖盒
以青绿色釉为主,釉层均匀肥厚,光泽柔和内敛,犹如湖水般清澈碧绿,又似美玉般温润光泽,有 “千峰翠色” 的美誉,略带黄色或灰色调。
西周青铜觥(带铭文)
椭圆体,前作龙头形,盖上饰龙纹,兽面纹,上有半环钮,后端有缺口嵌放斗勺,勺柄伸出觥外,腹内有隔梁分为二室,盖饰象鼻纹。兽面纹,腹饰兽面纹,口和圈足仅饰弦纹。
七条刺纳树皮色袈裟
正仓院北仓所藏“七条刺纳树皮色袈裟”为唐代佛教圣物,属圣武天皇御用袈裟。其主体以赤、青、黄、绿、茶五色平绢裁切后缝缀而成,长145厘米,幅宽262厘米,背面衬碧绫,边缘镶丝带。工艺上采用“刺纳”(即纳刺)技法,将碎布精密拼接成树皮状肌理,避免使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佛教禁忌的“正色”,故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