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111 件文物
《大国重工》实体书。
作品名称:《大国重工·壹》 作者:齐橙(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出版信息: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为“大国重工系列”首部,聚焦1980年代中国重工业起步阶段的技术攻坚与产业发展。
敦煌遗书《地藏十王图》绢画
此画描绘的是地藏菩萨统领地狱十王的场景;地藏菩萨头戴风帽,身披袈裟,右手持锡杖,左手外伸,似在说法状,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地藏两侧腾起代表六道的波形线,两侧伴随专司善和恶记录的二童子。地狱十王各自执笏,在地藏莲华座下方的左右斜着跪列。中间立有道明和尚和其父亲闵公,金毛狮子俯卧在正中。
敦煌遗书《全天星图》写卷
星图用圆圈、黑点和圆圈涂黄三种方式绘出1359颗星,为世界现存古星图中星数较多而又较古老的一幅。是世界上最早的星图。约绘制于唐中宗时期
西周追簋
西周追簋为青铜盛食礼器,器体厚重,侈口鼓腹,圈足下承方形底座,彰显庄重形制。隆盖顶端设圆形捉手,腹部两侧以回首龙形双耳为饰,盖缘与口沿饰窃曲纹(抽象化龙纹变体),腹部浮雕连体龙纹,方座满铺卷体龙纹,三层纹饰以云雷纹填地,体现西周中期"三层花"铸造技艺的典型风格。簋内铸有124字铭文,记述器主"追...
商代亚若方彝
商代“亚若”方彝是晚期青铜礼器,通高约30厘米,呈长方形盖顶式样,盖钮作四面坡屋顶形,器身直腹圈足,四隅及中线设棱脊。主体饰三层花兽面纹,盖面与器腹辅以夔龙纹、云雷纹填地,圈足饰蝉纹。器内壁铸“亚若”二字铭文,表明其为商代“亚”族祭祀礼器,象征持有者“若”的宗族身份与宗教职能。方彝作为盛酒器,...
"曾侯谏"铜盉
“曾侯谏”铜盉为西周早期青铜酒器,高35.8厘米,器身呈扁圆形,流管作龙首造型,三足为象首设计,盖钮为圆雕立鸟。通体饰兽面纹与云雷纹,肩部铸有“曾侯谏作宝尊彝”八字铭文,证实其为曾国国君礼器。该器融合中原青铜铸造技艺与南方象形装饰,象首足可能受百越文化影响,龙首流管则体现周王室图腾崇拜,是西周诸...
曾侯乙青铜方鉴缶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433年)曾侯乙青铜方鉴缶通高63.2厘米,边长62厘米,重170公斤,为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藏品号B60B1038)。整器由内外双层构成:外部为方鉴,四角饰龙形耳,器壁满布蟠螭纹与勾连云纹;内部方缶可盛酒,鉴缶夹层可置冰,兼具冰镇与温酒功能。器身错金铭文"曾侯乙作持...
北宋汝窑盏托
直口微敛,深弧腹,托盘呈五瓣葵花形,花瓣重叠,五曲带筋设计增强了结构强度。 釉面特征施以青釉,釉面开片纹理自然,常见鱼鳞纹或蝉翼纹,釉色温润如雨过天晴的碧空。 烧制工艺采用满釉裹足支烧法,圈足留有五个椭圆形芝麻状支钉痕迹。
商周青铜器鸮形卣
鸮形卣高16厘米,宽11.2厘米(口沿处),造型巧妙融合了鸮鸟形象与酒器功能,器盖与器身通过扉棱分隔成四个装饰区间。四足设计成鸮爪形态,展现出商代晚期(约前1200-前1000年)青铜器常见的动物造型特征。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刻于龟甲(龟腹板)、兽骨(牛肩胛骨等),内容多为占卜记录,涉及祭祀、战争、农收、疾病等事项。商代统治者通过占卜寻求神灵指引决策,甲骨文因此成为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