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023 件文物
明万历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高约38厘米,小口短颈,丰肩敛腹,圈足。通体青花绘缠枝莲纹,枝叶连绵卷曲,花瓣层叠,青花发色蓝中泛紫,釉面莹润微泛青灰,底足露胎处可见火石红。纹饰布局繁密而不乱,体现万历“铺满器身”的装饰风格。
山水图册
大英博物馆藏《山水图册》为明代吴门画派代表作,共十二开绢本设色册页(单页纵31厘米,横25厘米),传为文徵明及其弟子合作完成。册页以四季山水为主题,采用“一景一题”形式,融合青绿重彩与水墨浅绛技法:如《春山烟树》以石绿点染新篁,《雪溪寒林》用留白表现积雪,笔法细腻工致。每开均有文徵明风格行书题诗...
流民图
《流民图》为明代画家吴伟所作纸本设色长卷(纵38.5厘米,横546.5厘米),现藏大英博物馆。全卷以分段式构图描绘27位流离失所的底层民众,包含乞儿、盲叟、耍蛇人、卖艺妇孺等群像。画面以焦墨枯笔勾勒人物轮廓,衣纹线条粗犷泼辣,面部刻画精准传神——如老妪嶙峋的指节、幼童空洞的眼神,赋予纸本水...
元代青花如意耳扁壶
通高 38 厘米,口径 7.5 厘米,腹径 28 厘米 ×15 厘米。直口,短颈,扁圆腹,平底微内凹。肩两侧置对称如意形耳,耳面绘缠枝莲纹。壶身主体绘缠枝牡丹纹,花瓣分色填绘(深紫、浅蓝),花心留白,颈部饰蕉叶纹,肩部云头纹内填海马纹,底部莲瓣纹内绘杂宝
写生翎毛图
《写生翎毛图》为绢本设色长卷(装裱后尺寸约26×281厘米),传为宋徽宗赵佶所作,现藏大英博物馆。画卷主体描绘荔枝树与栀子树交叠生长的生态场景:枝头悬挂饱满红艳的荔枝果实,七只禽鸟(含青冠雀、寿带鸟、绿绣眼)栖居其间,一只蝴蝶翩跹于洁白栀子花丛,构图繁密而生机盎然。卷首题瘦金体“御畫寫生翎毛圖...
金代卧虎型枕
通长 35 厘米,高 18 厘米,枕面长 28 厘米、宽 15 厘米。虎作匍匐状,头枕前爪,圆目怒睁,阔口露齿,双耳后抿。虎背弧形枕面微凹,以黑釉绘折枝牡丹纹,花瓣间填褐釉,枕侧划刻卷草纹,底部有圆形透气孔。通体施白釉,釉面开细片,露胎处呈浅灰色
陈风图
大英博物馆藏南宋《陈风图》为绢本设色长卷(宽26.7厘米,长739厘米),由宋高宗赵构亲书《诗经·陈风》十篇诗文(含《宛丘》《东门之枌》《株林》等),宫廷画家马和之绘制对应场景。画卷采用“一书一画”间隔布局,以水墨浅绛为主,辅以淡雅设色,人物衣纹线条飘逸如“兰叶描”,山水背景简远空灵,开创南宋...
北宋定窑白釉葫芦瓶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葫芦形执壶, 十一世纪, 高23.5cm 长17cm 宽14.5cm 口径2.2cm 底径7cm
山西龙样式建筑构件
大英博物馆藏明代龙纹琉璃瓦群(宽2.44米,单排高39厘米,厚12.7厘米),原为山西寺庙建筑屋脊装饰构件,由20块釉面陶砖组成,分四排排列,每组五块。构件以黑釉为底,采用高浮雕技法塑造蓝、黄双色三爪龙纹,龙身盘桓于莲荷与牡丹纹饰之间,或追逐火焰宝珠,灵动威猛。黄龙与蓝龙分别象征“阳”与“阴”,...
五代青釉暖酒壶
通高 21 厘米,口径 4.5 厘米,底径 7.8 厘米。壶身呈瓜棱形,直口,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部置双凤首流,凤喙微张作吐水状,柄为摩羯鱼形,鱼尾上卷与壶口相连。腹部剔刻缠枝牡丹纹,花瓣翻卷,叶脉清晰,施釉后纹饰呈 “凹面积釉” 效果,颜色深于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