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3421 件文物

重置
青铜器

辽代双龙银冠

银器
民间流失

造型独特:银冠呈直筒状,顶部高耸如五峰起伏,整体造型庄重而华丽。 纹饰精美:冠面正中为火焰状摩尼宝珠,两侧二龙相对盘绕,昂首翘尾,神态栩栩如生。龙纹空隙间有细线蕃草纹饰,冠面空处满枝叶繁茂的卷草纹与忍冬纹,虚实相间,主次分明。 工艺精湛:银冠采用银胎模制锤鍱后,再经錾花表面鎏金而成。整个冠面...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战国错金银绿松石青铜牺尊

战国
铜器
民间流失

造型独特:牺尊以牛为造型,昂首竖耳,偶蹄,形态逼真,展现了战国时期工匠的写实能力。 工艺精湛:通体以粗细相间的金、银丝交错镶嵌出精美的纹饰,如卷云纹、夔龙纹等,并镶嵌有绿松石等宝石,使得整件器物显得华丽而精美。 功能实用:牺尊作为酒器,其背部设有盖钮,酒可以从背部倒入牛腹中保存,倒酒时则从牛...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夔龙纹方彝

西周
铜器
民间流失

通高‌45.3厘米‌,属‌青铜盛酒礼器‌。整体呈长方形,带盝顶盖与环形捉手,肩部设半环耳,圈足外撇,器身四角饰矮扉棱‌,器型与湖北随县熊家老湾出土方彝(高32厘米)、馆藏另一件方彝(高31.5厘米)构成同期标准器序列,且为三者中体量最大者‌。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唐三彩马俑

陶器
非法盗掘

三彩马形体硕大、构造复杂,无法使用普通手工拉坯法来完成,所以多用模制法成型。虽然是合模制作,但所有三彩马都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三彩马来。从现存三彩马可以看出,唐代三彩匠师们不仅对马的外貌特点十分熟悉,而且对马的神态、秉性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塑造起来得心应手。他们不仅使三彩马在外形上做...

大英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蝉纹鼎

春秋
铜器
民间流失

通高约22-27厘米,直口立耳,腹部饰带状蝉纹,腹部下方辅以倒三角雷纹带,足部多饰兽面纹,属典型春秋中期饪食器风格‌。若存于泉屋,可能归类为“‌青铜器的种类与用途‌”展厅,与螭文方炉(春秋)、骉氏编钟(战国)同属礼器序列‌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金代彩绘金漆木雕水月观音像

木器
民间流失

造型特征:观音像通常呈半跏趺坐姿,倚靠岩石或竹林,姿态悠然。例如,美国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12世纪早期木雕彩绘水月观音,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手指微抬微翘,面带微笑,注视着左下方,观看水中之月,以譬喻佛法色空的义理。 雕刻工艺:造像刀纹线条劲健,呈眉目疏朗、“曹衣出水”的效果...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明龙泉窑观音坐像

瓷器
民间流失

明代龙泉窑观音坐像高约20厘米,采用露胎与青釉结合的独特工艺——观音面部、手部露胎呈自然火石红色,衣饰施粉青釉,釉色莹润如玉。造像呈跏趺坐姿,头戴宝冠,胸佩璎珞,披帛垂肩,衣纹流畅层叠。其双目微垂、唇角含笑的神态既庄严又慈祥,背光处浅刻缠枝莲纹,底座饰卷草纹。整体融合佛教艺术与龙泉青瓷工艺精髓,...

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英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窃曲纹盉

春秋
铜器
民间流失

通高约28厘米,属‌青铜酒器‌,用于调和水与酒的礼仪场合‌,顶部设流口与鋬手,腹部圆鼓,下承三蹄足,盖钮多作鸟兽形(现存盖钮为后世补铸)‌,作为‌礼制核心酒器‌,与爵、觚组合使用于祭祀宴飨,象征身份等级‌,辅以‌简化蟠螭纹‌,螭身交缠呈网格状,局部凹槽残留朱砂,推测原嵌绿松石(已脱落)‌。

泉屋博古馆 日本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元代釉里红大罐

陶器
民间流失

造型特征:釉里红大罐多为短颈丰肩、鼓腹渐收底、广底矮圈足的造型。例如,元釉里红龙纹大罐高30厘米,短颈丰肩,鼓腹渐收底,广底矮圈足沾釉,见旋纹,底足中间有支钉痕。 纹饰与工艺:釉里红大罐的纹饰以龙纹、莲纹、云纹等为主题,采用留白手法装饰,使纹饰与底色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元釉里红云缠枝莲龙纹罐上...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青铜器

汉代釉陶楼阁

东汉
陶器
非法盗掘

造型特征:釉陶楼阁多为仿木建筑模型,由台基、门楼和楼阁组成。例如,河北省阜城县桑庄汉墓出土的绿釉陶楼,通高216厘米、基座边长82.8厘米,由台基、门楼和五层楼阁组成,各层门窗、屋脊、栏杆等部位都塑有各种花纹、俑鸟等,外观既稳定又富有变化。 纹饰与工艺:釉陶楼阁采用低温铅釉工艺,以氧化铅为主要...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
流失时间:1860年 浏览量:2,843

相关搜索建议